• 23阅读
  • 0回复

为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铺平道路 破除一切束缚生产力的规章制度 重庆市委积极推广空气压缩机厂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1
第4版()
专栏:

为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铺平道路
破除一切束缚生产力的规章制度
重庆市委积极推广空气压缩机厂的经验
本报重庆10日电 中共重庆市委3日下午召开了反保守、破陈规的现场会议,动员全市厂矿企业单位学习重庆空气压缩机厂的经验,发动群众,在双反运动中针对规章制度进行一次专题鸣放,破旧立新。
重庆空气压缩机厂共有六百五十六项规章制度,一千八百多种表报,经过发动职工大鸣大放、大争大辩,提出修改意见,不到半月即已废除、修改规章制度72.87%和表报的半数以上。按原有陈规,工人中每出现一项先进经验至少必须冲破四种制度——工艺规程、合理化建议审批程序、工序检验和材料、工具、刀具领发制度。单拿工艺规程来说,原来规定修改任何一项规程都要经过八道关口。有些工艺人员,不问生产效果如何,只要合乎工艺规程就认为是好的,否则即使产品合格,也是非法的。合理化建议的审批也要经过十二道关口,所以一个建议常常要拖几个月,有的甚至七、八个月也实现不了。这次工人们提出的口号是:“除掉一切陈旧的规章制度,为技术革新铺平道路!”开始的时候,少数人偷偷地试验,创造了很多先进经验、新纪录,引起了领导上的重视。接着,厂长、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以及主要科室负责人组成工作组,深入车间搞破除陈规的“试验田”,大力支持职工。同时在现场举行革新技术表演。这样,工人们就把偷偷试验的许多项目公开出来了。第一次八项革新技术表演的结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领导人当场批准了这些先进的操作方法,推动了群众性的反保守、破陈规的运动。
全厂贯彻“边破边立”的精神;对规章制度展开群众性的审查。过去生产车间不论修改哪道工序的工艺规程,必须填写三次表报,经过八道审批手续;这次改革后,只填写“工艺修改许可书”就行了,一般工艺修改权交给了车间决定。合理化建议的审批权限,一般也放到了车间和工段决定,这就大大地缩短了建议的实现期限。试制新产品也打破了常规,以往从设计、制定工艺加工程序,计算工时定额,制定材料等,前后耽搁不少的时间,一件新产品半年都拿不出样品来。这次试制三立方公尺的空气压缩机,如按原有程序至少要三个季度才能制出来,现在只花十二天的工夫就试制成功了。
由于破除和修改了一些不合理或不完全合理的规章制度、表报,职工们心情舒畅,激起了群众性的革新技术的热潮。全厂最近半个月的合理化建议数字,超过已往两、三个月的数字。很多工人白天生龙活虎搞生产,晚上搞试验,生产效率飞速提高。第三车间四个工段共二百二十五个工人,因改进技术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有二百零八人订出跃进计划,争取4月份一人完成一天半到两天以上的任务。
随着规章制度的大改革,推进了企业管理和技术管理上的一系列改革,全厂根据初步计算,可以因此精简出工作人员七十多人。
重庆空气压缩机厂发动职工破除陈规,首先从跟生产有直接关系的规章制度着手,由零星到系统,由不成套到成套;同时注意具体分析,对应予保留的坚决贯彻执行。 (廖永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