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冷冷清清和轰轰烈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1
第4版()
专栏:

冷冷清清和轰轰烈烈
孔桑
读到列宁的名言——“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的时候,不少人往往觉得建立苏维埃政权固然不是易事,但实现电气化,却更是困难,我们这样一个又穷又大的国家,尤其如此。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把工业化、电气化看得很神秘,那也不必。4月9日本报发表的福建永春县大部分山区实现电气化的消息(见一版),以及今天发表的天津专区建设平原水电站的消息,就是最好的证明。
人们所以把电气化看得很神秘,跟他们对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看法有关。这些人谈起建设电站,就只想到小丰满、三门峡、新安江,对于小电站则看不上眼。的确,建设大的电站,就得有许多钱、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在他们看来,那只能由中央和省市来搞,只能由有高深技术有文化的人来搞,不能由专区、县、乡和合作社来搞;不能指望没有高深技术和文化的人来搞。这就自然有点儿神秘了。按照这种看法来办事,结果必然会是慢慢腾腾的,冷冷清清的,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们决不能采取这个方针。现代化的大工厂、大电站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骨干,我们要大力建设。中型的、小型的工厂和电站,投资少,建设易,收效快,我们也要大力建设。我们的方针是:大、中、小型相结合;中央搞大型的,省、市、专区搞中型的,县、乡搞小型的。我们要依靠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也要依靠农民、农村铁匠、木匠、瓦匠。一句话,就是全党全民齐动手,各级都来办工业。执行这条方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花较少的资金,使工厂和电站遍布全国城乡。我们的建设景象,就不会是“冷冷清清”,而是“轰轰烈烈”的了。
小和大,局部和整体,数量和质量,都是矛盾的统一。没有小的变化就不会有大的变化,没有局部的变化就没有整体的变化,没有量的变化就没有质的变化。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一个农村,甚至一个县,建设了小工厂,小电站,实现了工业化、电气化,从全国来看,仅仅是局部的和量的变化,但是,当全国大部分的农村和县都实现了工业化、电气化的时候,就是全国的情况发生质变——实现工业化、电气化的时候。那些看不起小型工厂、小型电站的人,就不懂得这个辩证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