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我国的制盐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1
第4版()
专栏:资料

我国的制盐工业
盐是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也是化学工业、国防工业、农业和渔业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我国盐的资源很丰富。北从鸭绿江口起南到海南岛长一万一千多里的海岸线上,到处都可以晒盐。我国现在有四十七个大小盐场,一千四百七十个盐业生产合作社,有盐工和盐民五十六万。
我国的主要海盐区有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这些地区的海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4%;在青海、内蒙、山西、陕西等地,还有很多盐湖,单单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茶卡、柯柯、擦尔汗等几个主要地区,盐的蕴藏量就有三百多亿吨,足够六亿人吃八千多年。四川自贡的井盐场,也是世界上有名的。那里有卤井、火井、水火井,有的地方可以用天然气煮天然卤制盐。在湖北、湖南、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还有矿盐。青海芒崖的矿盐的藏量也有二百亿吨以上,都是天然结晶,质量很纯,不加工就可以食用。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共生产原盐二千九百二十万吨,超过原计划0.14%。副产品氯化钾、溴素、卤块无水芒硝等也有很大发展。此外,还生产了新产品硼砂、碘和碳酸锂等。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以生产民用盐为主,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用盐将增加到五百多万吨,逐步做到以工业用盐为主。
广大盐工们在增加产量和提高产品质量上想了很多办法。过去在北方,一年只生产海盐四个月,南方只生产五、六个月,现在已经能做到常年生产。由于常年生产,1957年比1952年增产了一百三十万吨海盐。各个盐场还推广了淮北盐场常年维修、四季保养、闲时大修、忙时小修的经验,一般的单位面积产量都增加了35%。有些地方试验使用晒化绿晒盐,晒化绿可以把黄白色的卤水变深,大大增加海水吸收太阳的热能,也可以增产。
现在,在全国重点海盐场还建立了气象站,可以及时、正确地知道盐场的气象,便于指导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