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过关”种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1
第7版()
专栏:

“过关”种种
金文
目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正在大破大立地热烈开展。有人说,这是“过社会主义的关”,“这一关难过”。的确,如果不愿决心丢掉资产阶级丑恶思想的人,确乎是不容易“过关”的。不是有人“躺倒”,有人“请假”,有人“称病”吗?正在“过关”的,也有三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真过,第二种态度是半真半假地过,第三种却是假过。
持第一种态度的人,是真正愿意葬送资产阶级思想,真的想迎接社会主义思想的人。他们痛下决心,充分理智,决心改造自己。当同志们的大字报还没有提到他的时候,他先自我暴露。在交心会或辩论会上,同志们给他提了最近的事,他联系到过去;给他提了片断的,他考虑到了全面的;给他提了现象,他尽可能分析到本质。他认识不到的,经过实事求是的辩论,是什么就承认什么。任何尖锐的批评,他都平心静气地考虑。有的意见不完全正确或不正确,他考虑的是对方的治病救人的愿望。他也经历了痛苦的过程,但这过程并不长。他们是在真心诚意地实事求是地“过关”。
持第二种态度的人,虽则也想真正改造自己,但因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成了半真半假。有的人是“包下来”,有的人是“走弯路”。“包下来”是别人说什么他都承认,甚至在自我检查时给自己戴的“帽子”,比别人批判的多而大。因此,“关”过了,思想包袱还没有完全丢掉。“走弯路”却是同“包下来”相反。他们承认一些;保留一些,还有些强调了客观原因,甚至不该否定的也找理由否定一些。这两种人,总的看来,态度是诚恳的,自我斗争也很剧烈。问题在于,前者应当在自我检讨之余,把自己还有怀疑的问题提出来讨论,直到真正认识了再接受。而后者应当在反驳别人意见的时候,先作深刻的自我批评。
持第三种态度的人,是在运动中少数人中的少数。他们是在作“过关”的表演。他们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是或多或少地表演过来的,现在又准备“滑过去”。这种态度是市侩的虚伪态度,是葬送自己前途的做法。他们绝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一旦风浪起来,就有翻船的危险。
“过社会主义的关”,或真或假,或慢或快,完全取决于自己。我们希望他们都能够认识时机,过好社会主义这一关,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多尽一分力,多发一分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