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把文化艺术送到蒙古包去 内蒙古试办“乌兰牧骑”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1
第7版()
专栏:

把文化艺术送到蒙古包去
内蒙古试办“乌兰牧骑”成功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试办的“乌兰牧骑”(蒙语:红色之部),深受牧民欢迎,已被证明为开展牧区群众文化工作的良好组织形式。
“乌兰牧骑”就是巡回流动文化馆。它是适应草原辽阔、牧民常年游牧和蒙古民族的特点,去年6月首先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试办起来的。它按照牧区四季牧场,经常活动在牧民定居点上。“乌兰牧骑”的说唱艺人,歌舞演员和宣传人员,追随着牧民的行踪,赶着马车,携带着收音机、幻灯片、民族乐器、民族歌舞服装和图书画报等,把蒙古族牧民喜爱的文化艺术送到蒙古包里。去年,这个“乌兰牧骑”在苏尼特草原上行程一千多里,组织文娱宣传活动达一万四千多人次。在“乌兰牧骑”活动时,男女牧民们坐在蒙古包外,听广播,看图画,问长问短。在达巧尔吉庙,“乌兰牧骑”演唱了宣传卫生常识的“好来宝”后,喇嘛桑布拉说:“这个好来宝,好像是批评我,今后我可不能只顾喝酒,不管卫生了。”这个“乌兰牧骑”不仅活跃了全旗牧民的文化生活,并通过文娱活动向男女牧民们进行了抗灾保畜、牲畜饲养管理、妇婴卫生和时事政策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乌兰牧骑”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受到了蒙古族牧民的热诚欢迎。
从去年秋季以来,内蒙古的翁牛特旗、正蓝旗和巴林右旗等纯牧业旗,也先后将原有的文化馆改建为“乌兰牧骑”。今年,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和巴彦淖尔盟的纯牧业旗,都将建立“乌兰牧骑”,以开展牧区群众文化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