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增产增事不增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2
第3版()
专栏:

增产增事不增人
南昌机械厂合理使用徒工,调整劳动组织,学习先进经验,共挖出七万个工时,相当于一百名熟练工人。
本报讯 在生产大跃进中,劳动力不够怎么办?南昌市机械厂从合理使用徒工、调整劳动组织、学习先进经验等方面挖掘潜力,共挖出近七万工时,相当于增加一百名熟练技工,基本上可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困难。
这个厂今年上半年接受的制造农业排灌设备的任务,即相当于去年同期的四倍。按照该厂原有工时定额和劳动力情况,要胜利完成这一任务,估计尚缺七万多工时。
这个厂经过发动群众大鸣大放,揭发出在劳动力的使用上存在很多矛盾现象:一方面,厂里叫唤任务紧张,劳动力不足,如金工车间甚至因为技工不够,四十二部车床只开动了三十二部,长时期以来这个车间连一个班次都开不足;可是,另一方面许多高级工却干着低级活,有的甚至经常干杂活。而全厂约占技工总人数二分之一左右的徒工,他们之中有些人经过一两年的苦学苦钻,技术提高很快,有的人偶尔操作时,出的活并不比技工差。大家提出来:如果将劳动组织合理调整一下,作到“人尽其材”,同时,加强对徒工的辅导,这不是可以“解放”出许多劳动力吗?此外,在学先进和比先进中,发现本厂出的某些活,在先进厂花同样时间却可以提高一倍工效,如果好好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工时还可大大压缩。
经过仔细研究,厂的领导上决定针对各车间不同情况,对劳动力重新作了合理的安排。例如把金工车间的老师傅全部调去操纵大车床和中车床,腾出小车床给二级以上徒工操纵,对一些精密度要求不高的活,大胆放手让他们干;对较高级的活,则采取让徒工车毛胚,师傅车光胚,缩减师傅的工时。不但使全部车床都能开动起来,而且使原来一班都开不足增开到两班,使全年设备利用率提高了25%。这个厂又派出一部分老师傅去无锡、常州等先进厂学习先进经验,据他们写信回来说,现有工时定额一般还可再压缩一半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