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应该是“浸红”,而不是“染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2
第4版()
专栏:问题讨论

究竟应该怎样劳动锻炼?
应该是“浸红”,而不是“染红”
一个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能够在短短的三个月中锻炼得“劳动一天不觉累,躺在床上就熟睡”,的确需要有不小的决心和毅力,我愿紧握余志明同志的双手,祝贺他上好了劳动锻炼中的第一课。
但是,第一课毕竟只是第一课,使我关心的是余志明同志还没有解决劳动锻炼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上山下乡究竟锻炼什么?
是锻炼“勤四体、分五谷”吗?那是每一个有决心的同志在锻炼过程中都会得到的东西,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还应该向前走。那末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我说对,可是应该更进一步明确这些抽象的东西又从那里来的。譬如说,不愿做社会工作,能说和劳动观点、群众观点没有抵触吗?能说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一致吗?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在劳动中不讲价钱,就已经有了劳动观点,也不要以为和一位老农民聊得不错,就已经有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群众观点。归根结蒂就是必需把我们改造成为一个真正的劳动人民,达到这个境地时,我们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了。所以我认为,要红,就应该是“浸红”,在劳动人民中去“浸”,踏踏实实地“浸”,直到浸红我们的心,我们的骨髓。这和下去“一年半载取得了劳动农民的资格”是根本不同的,“资格”是什么,是金字招牌吗?“资格”里有没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呢?这个问题是容易回答的。招牌只是招牌,金漆会掉,木头也会腐朽,况且一年半载是不是就有人发给招牌,谁也没有许过这个愿,只怕到那时也只能是自己给自己糊一个“纸招牌”罢了。那种红应该叫“染红”。
“劳动得好就是锻炼得好”这句话没有错,问题是在如何领会这两个“好”字。锻炼得好,上面我已谈了我的意见,不再说,至于劳动得好,我想起码要和“劳动得多”严格区别。据余志明同志信上的情况看,实际是“劳动得多”(也是必要的),更确切些说,是“体力劳动得多”而不是劳动得好。
怎样才算好?具体劳动多种多样,我只能比较笼统的说一说,我想,凡是群众希望我们做的事我们都能主动去做,做完后,群众对我们整个事情的过程、效果都点了头,表示满意,这可以算是“劳动得好”了!
永利久大沽厂下放干部徐运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