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电力扬水站开工之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2
第8版()
专栏:跃进之歌

电力扬水站开工之前
  邹荻帆
这正是七九冻开,八九雁来的时候。官厅湖畔的积雪已逐渐溶化,绿色的湖水正漾着微波,打鱼船在上面游动。蓝色的天空中,野鹰在尖叫,喜鹊在待绿的压头柳上鸣噪。在旷野中走一走,清冷的风使人心胸扩展。
怀来县官厅湖畔的五个电力扬水站正要动工,人们可以看见在残雪、薄冰、疏树、土屋之间,测量队的红旗在湖畔移动,仿佛火炬在原野上烧亮了一样。
五个电力扬水站将灌溉十万亩田地,相当于全县今年水利任务的一半。将使二十五个社的沙荒变良田、涝洼变富川,还给全县电气化打下一个基础。但是,这也是个不小的工程,全部工程有三十二万土方,要动员一万个整劳动力,苦战二十天才能完成,而这又正是准备春耕最重要的时刻,要使工程春耕两不误,是件重大的组织工作。
我记得当乡党委书记耿长春和副社长刘振声,从沙城参加二级干部会议回来,立即制订了西榆林全社的1958年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生产建设规划。就在1958年,粮食亩产要从去年的一百几十斤,达到四百斤。养猪要从去年的一千三百多头,达到一万六千头。要造林一千亩,打青饲料一百五十万斤,打鱼五十万斤,产水果七十万斤,新栽果树两万棵,还要开稻田一千五百亩……这是一个只有九百来户、四千口人的合作社生产规划,不用说明,如果不经历苦战,是无法达到鱼米乡、花果乡的目标的。扬水站的工程,就是保证丰收的重要措施,西榆林社50%以上的强劳动力都要投入这工程,一个细致的组织工作正在这里进行,一个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运动正在这里熊熊燃烧。
晚上,半边月亮照着五个露天会场,长城外的西北风竟像泼着冰霜一样,这里是零下二十度左右。但八百多人都听着乡社负责人朗诵这种数字的诗,因为每一个数字对他们都是那样关系密切。当报告人宣布扬水站就要开工,在开工之前,一定要做好春耕准备工作时,我听到会场中嗡嗡的春雷一样的声音,人们在商量如何调配劳力,如何突击完成后方工作,如何支持水利前线……
就在第二天,乡社负责人都到田地上去了。这天,出勤的人数比前两天超过了一倍多。因为3月6号,扬水站就要开工,人们要突击完成一些工作,譬如挖养鱼池,开积流沟,积肥送肥,刮果树等。此外,当强劳力开赴前方之后,后方的工作该怎样进行,必须一个人当两个人,一天当两天才行。就在各个劳动生产的场所,利用休息时间,又开了生产大跃进谈心会,一个“户户无闲人”的运动正波澜壮阔地展开。
夜已经十一时,虽然月光蒙蒙,在西榆林东边的田野,铁镐铁铲撞击冻土的声音却轰轰可闻,正是这些强有力的青壮年,为了即将奔赴扬水站前线,他们连夜在打通尚未完成的积流沟。他们还要突击完成一些重活,留下较轻的活,让老幼妇女承当。而在村子的庭院中,学生们正围着下放的女干部,在学习“长城报”上所刊印的歌曲,如“农业社就是家”、“歌唱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等,歌声在宁静的村子升起,听着它,仿佛听到一只和平的赞美诗。
走过第一生产队队部的纸窗,人影在窗纸上摇晃。在暖炕上正在开“五倌会”,这就是羊倌、驴倌、车倌、牛倌、饲养员的会,为了响应生产大跃进的号召,他们在保证牛添牛犊,羊添羔子,早出晚归,保畜保膘。人们都知道,赶大车的必是壮健汉子,他们保证说:白天赶车,晚上推车送粪。如果你问他们今年计划干多少个劳动日,他们会豪迈地告诉你:“三百八十个!”因为,除了雨天,大车无法出动外,好多个晚上都将组成新的劳动日。
在美好的季节,从事宏壮的建设事业,正是春风得意马蹄急。在西榆林村走一趟吧,红色的春联给人们多少喜悦,这一处写着:
大河深川源头盛
老树新枝百花香有些家贴着的是从人民日报副刊上选来的春联:
增产胜过摇钱树
节约好似聚宝盆这“源头盛”使我想着扬水站的水利工程,而“百花香”、“摇钱树”,却使我不能忘怀那些为了支持扬水站工程,正在海棠林、杏树林、红果林……刮树剪枝的老人们。
早春的布谷鸟,不知从哪一片树林、哪一方天空叫着,老人们就搬着木梯,拿着刮刀和剪子到树林中去了。他们刮出了树干的绿色,剥去了虫蚀的腐皮,叶芽已经缀在枝头。有经验的老农民,从这最早枝条,就知道花会有多少朵,果实会有怎样的收获。这些老人过去几十年都是“长工”,仿佛给地主写下了卖身契,现在他们手上拿着工分簿,记录着他们勤劳的德性。
积肥送粪的行动,差不多是总动员起来了。三勤(勤垫圈、勤起厕、勤打扫)六翻身(畜圈、厕所、猪圈、坑塘、火炕、鸡窝等翻身)正在人人动手。我不知道全社现在已经积了多少斤肥,但我知道有三十多万斤肥料已经送到田地上去了。
这是真正的达到户户无闲人的社,更正确地说,是人人都勤俭的社。他们调配了全部劳动力量,要抢在时间的前面,完成扬水站开工之前的后勤工作,达到春耕准备圆满完成,扬水站工程提前灌溉。
在我们的农村,我仿佛看到无数三头六臂的巨人,在创造新历史,在进行开天辟地的工作。我坚决相信在他们披荆斩棘的手掌下,没有困难不能克服,没有工作不能完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