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3
第4版()
专栏:祝你健康

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司徒益
大人们常教导孩子说:“站要有个站相,坐要有个坐相。”这“相”,就是姿势。
古人对于人体姿势,一向很重视。论语一书乡党章里就曾记载孔子是“寝不尸,居不容”的,就是说:“躺着的时候,不要像死尸似的那样直挺挺地,日常生活中,也不要像接待宾客那样拘谨呆板。”
人体的基本姿势,可以分为立、坐、卧三种。民间有三句谚语:“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这谚语不仅简单、扼要、形象化,而且从现代卫生科学观点看来,可以说也完全正确。
“立如松”的松,当然不是指黄山的迎客松或泰山的五大夫松。那些松树虽然富于画意,奇古可爱,但人若站立成那样形态,可就畸形了。“立如松”的松,是指常见的红松白松。这类松树树干挺拔端直,人站立的姿势,应当像这类松树那样。
“坐如钟”的钟,不是现代的时钟,是指过去各地钟鼓楼上或寺庙里的“暮鼓晨钟”的钟。这种钟从任何角度看来都非常端正,不偏不倚,而且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人坐着的姿势就应当像这种钟那样。
“卧如弓”,是叫人采取侧面躺的体位,而且两腿上引微屈,使整个身体好像一张弓的形态。这里需要补充一句:采取侧卧姿势,最好尽可能偏向右侧。
为什么要注意姿势的正确呢?古人多半是从仪表出发的。的确,一个人如果立得直、坐得正,就能给人一种气概轩昂、生气勃勃的印象。但是,姿势和健康关系更大。立和坐的姿势,能经常保持正直,不前屈后仰、左偏右斜,就可以使胸腔的容积扩大,给呼吸和血液循环造成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可以减少对于腹腔内脏的压迫,并且使人不容易感觉疲劳。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端正的姿势更加重要。因为儿童骨胳里胶质多容易变形,坐立不正,很容易造成脊柱弯曲倾斜、驼背、左右肩不平等等发育上的缺陷。
卧的姿势所以采取向右侧躺而且微屈的方式,主要是因为心脏和胃都生在身体的左侧,躺向右侧就可以减少对这两个器官的压迫。
人体姿势,对于劳动和学习的效率,对于礼貌,对于过集体生活与人相处的关系,也都很有影响,这里就不多谈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