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从批评到赞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5
第4版()
专栏:

从批评到赞誉
白遥
在整风运动中,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有了极大的改善。江西赣县黄金乡的新闻,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例证。这个乡的干部和群众关系,过去很不好,现在很好,如果将前后两种情况对比一下,可以看出,这是如何明显的一种变化。
我们常说,革命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一切革命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千千万万的革命干部确实是这样的理解自己的工作,理解自己在革命工作中的地位,他们真正身体力行,和群众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可是,也有不少同志,他们口头上尽管也会这样说,但在思想深处,却自视特殊,在群众面前,官气十足,很难以平等地位相处。自己说的话,群众必须“照办”;群众说的话,不一定“听取”。这样,双方距离越来越远,自然不能够建立密切的关系了。现在,我们正在进行整风,官气正是我们反对的对象之一,我们必须从思想深处把这个根挖出来。
更多的同志在思想上并没有什么“干部者,即官也”的概念,他们主观上也还是希望老老实实地做一个人民的勤务员。不过,因为工作方法不妥当,往往收到了相反的效果。即以黄金乡的干部为例,过去晚上开群众大会,做长报告经常拖至深夜。他们也许以为,这样可以把问题讲透彻,使群众有较深刻的了解。想不到,正是由于这一点,影响了群众劳动之后的休息,引起了群众正当的不满。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工作中是不少的。所以,尽管有良好的愿望还是不够的,如果工作方法不对头,这个良好的愿望也仅是“愿望”而已,并不会在推进实际工作和联系群众方面发生什么有效的作用。
黄金乡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干部能够转变作风,和群众的关系一定可以密切起来。周孝宏同志过去被群众批评为“像国民党乡长”,现在被群众赞誉为“真正一个人民的乡长”。这个事实,值得一切思想作风有毛病的同志深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