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6
第2版()
专栏:

变!
秦良
我们的国家到处在变,时刻在变。迅速地变,深刻地变,大规模地变。这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的重要特征。多少飞沙走石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林成荫的防风林带。多少穷山恶水的荒僻山沟,变成了亩产数百斤的肥沃良田。旱地变成了水地,沥涝地和盐碱沙荒变成了米粮川。现在,安徽省要在多少世纪以来一直种杂粮的淮北地区大规模改种水稻,把淮北变为江南,把产量提高一倍、二倍以至好几倍。
这已经不只是一个气壮山河的英雄口号。几年来他们一直在试验,扩大试验,再扩大试验。试验的结果,证明许多人所说的淮北土壤不适于种水稻完全不是事实。这里种水稻同江南一样可以丰收。
我们国家的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很好地服务着。人民政府把大量的善于种水稻的淮南和沿江农民、干部和技术人员调到淮北去教人们种水稻,也把急于学习种水稻技术的淮北农民和干部调到淮南和沿江去学习,同时组织淮南和淮北的许多县份各自找对象、找一个县订教学合同,包教包学。几年来他们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成绩,现在更进一步扩大规模,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今年他们要把淮北的一百万亩水稻扩大到八百万亩,整整八倍!淮北这个多灾多难的地区,将从我们手里变成富饶的乐土。而且显然要不了太多的时间。
接受了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思想教育的农民,毅然抛弃了私有制和小农经济的农民,他们把帮助兄弟地区增产看做自己家乡的增产一样。打埂、整地、安水车、泡种、育秧、做秧田、插秧、田间管理、收割、水田农具的制造和使用……这样一整套复杂的技术,他们都不辞劳累地从头教到尾,坚决地保证淮北种水稻丰收。谁说农民是保守落后的呢?
“哪一方土养哪一方人。淮北要能种水稻,我们的祖宗早就种了!”在旧时代,这种说法是满可以说得通,站得住的。然而,现在这样的话完全没有地位了。社会主义时代的农民要抛弃自己祖先遗留下来的落后生产水平,也就要同时抛弃那个落后水平所产生的落后思想和观点。淮北是能够种水稻的!只可惜我们的祖先被剥削阶级、剥削制度和小私有制度束缚着,看不到这种可能。或者,他们中间有人看到了,有过那种理想,但是没有力量把理想变成现实。他们只能苦苦地熬过自己的一生!
如今,一切都要变了!一切都在变了!水网化,水稻化,把淮北变成江南,把穷苦了多少世纪的同胞变成富裕和文明的享受者,这就是我们今日的伟大历史使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