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机器制造工业赶不上工农业大跃进的形势怎么办? 挖掘修理车间巨大的潜在力量 天津两个工厂提供的经验有普遍意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6
第3版()
专栏:

机器制造工业赶不上工农业大跃进的形势怎么办?
挖掘修理车间巨大的潜在力量
天津两个工厂提供的经验有普遍意义
本报天津15日电 天津造纸总厂修理车间今年将制造大批整套的造纸设备,支援太原、济南、云南和河北的一些县。
这个厂的修理车间,设备比较陈旧,但工人中五级至八级的老工人占30%以上。过去只负责本厂机器检修和制造一部分备件,力量就没有充分发挥,并且经常窝工。今年,这个修理车间便第一次接受制造任务。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们用80%的旧料和20%的新料,制成了两台日产两吨纸的小型造纸机和一台湿浆机。接着他们又接受了制造一台日产三十吨纸的长网造纸机的任务。这样,不但消灭了窝工现象,并使修理车间在技术上跃进了一步,把一个单纯修理机器的车间,变成为既能修理又能制造的车间。
因为他们制造的小型造纸机便宜,适合小型造纸厂使用,领导部门已经决定给这个车间增添一些机器设备,扩建成造纸机器修配场,大量生产造纸机,支援专区和县的工业建设。扩建任务将在上半年完成,到那时,它的制造能力将比目前提高三倍,并能制造日产一百吨的造纸机和整个造纸过程的十五、六种机器。
又讯 天津市织染厂职工,向天津各厂修理部门提出一项革命性的倡议,要在保证完成全厂的检修任务外,挤出四分之一的时间给外厂加工,并试制、生产机器设备来支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并在两年内自己更新机器设备,腾出原有的设备支援农村兴办一所机器修理厂。
现在这个厂的修理部已经承揽了不少外厂的加工任务。他们正在为天津郊区民族农业社赶制一百多件水车、水泵零件,为天津印染厂等四个单位制造十台胶体研磨机,还调出六个保全工人支援兄弟工厂。
这个工厂的修理部共有十台老旧机床,二十七个职工,担负着日产二十五万公尺的染布机和二百台织布机的修理任务。过去因为生产潜力挖得不够,往往把一些修理活委托外厂加工。在“双反”运动中,职工们提出:保证在承担全厂的修机任务外,还要挤出时间为外厂加工。改进工具,改进操作的事例不断出现,例如厂内织布间大修理,需要加工一万个螺丝,要生产三个半月才能完成。车工姚国良改进了工具,使生产效率提高了四倍半。过去做织布机的零件轴子芯,是用人工拿钢锉锉,现在改用车床铣,效率提高了近六倍。 (舒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