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东西多了好得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6
第3版()
专栏:

东西多了好得很
万里浪
生产战线上出现大跃进的形势以后,商业部门有的同志提出:“某些产品生产多了卖不掉怎么办”。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新矛盾。广州市商业部门有些同志说:“跃进我双手拥护,困难是客观情况”。意思就是说,不管怎样讲,现实问题是有些产品生产增加而销路不旺(主要是城市人民所需的一些生活资料)。这种思想,目前在商业系统的职工中间有相当的代表性。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要看到,目前我们还是一个不富裕的国家,总的情况不是东西太多而是太少了。生产大跃进以后生产增加了,这是一件大好事情,正是我们奋力以求的。
当然,生产增加以后,有些东西由于种种原因供求一时失调而滞销是可能的,怎么办呢?可以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办法是为了求得供销的平衡,生产不要跃进,商业部门也就不用发愁有东西卖不出去了。显然用不着说明,谁也不会同意采用这种办法。
再一种办法是,生产跃进以后,商业部门积极收购、大力推销,对于马上推销不出去的商品,就暂时储备起来。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逐渐提高,而我国的人这样多,需要大得很,因此不愁东西卖不出去。显然,这才是上策。
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突破了旧的平衡,商业也必然要突破旧的平衡,否则,就不能与当前全面跃进的形势相适应,就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工农业和其它事业的跃进。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国家这么大,人这么多,某些商品一时多了、少了,这种不平衡的现象是经常的。商品产销绝对的永远的平衡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由平衡到不平衡,然后再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衡。当前商业上的购销不平衡,实质上是生产与消费之间不平衡的客观反映。从消费方面来看,现在农村中,农民们正把钱集中用在发展生产(购买生产资料)方面,因而用在消费方面的钱就少了,这是好现象。在城市中,在勤俭持家的风气下,大家都来节约,这本来也是好现象。但是,有些人把正常消费和节约对立起来,连正当的必需消费品也不买了,或者是把买一件新衣、买一双新鞋,看成都是浪费。这是当前市场上消费品销路不旺的重要原因。这种认识当然是不全面的。该买的东西还是应该买的,这不能叫浪费。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提倡苦战,提倡节约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投入到建设中去;但并不是要大家连正当的消费都不要了,更不是要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经过适当的说明以后,市场的销售量是会增加的。克服这种不平衡的办法,从商业本身来说,第一是要想办法积极推销,切实起到调节的作用;第二是要及时地反映产销情况,由国家统筹安排,并和工业部门取得密切联系,使他们了解市场的需求,从正常的市场情况出发,从全面的观点出发,对于那些的确超过正常需求的产品加以适当的调整。
把有些卖不掉的东西暂时储备起来,当然要增加商业部门的库存,占压一部分资金,并会因此增加一些利息支出和商品损耗。但从总的方面算大账,是需要的、合理的,也是国家允许的。现在,国家已经决定拨出一笔资金,专作商业部门储备商品之用,这就更便于商业部门积极支持生产的大跃进。
总之,部分商品(主要是生活资料)的销路不旺,只是暂时的现象,因为我们国家当前的基本情况并不是东西过多,很有可能今年秋后,某些商品还嫌不足。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库存大了些就不积极进货,那就看得太近了。客观的规律不仅是消费需要的增加能刺激生产的发展,而且生产的发展也会刺激需要的增加。不看到这一点,将来就会失策。因此我们说,不用发愁,东西多了好得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