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哪里有野生植物 就在哪里建加工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6
第3版()
专栏:

哪里有野生植物 就在哪里建加工厂
本报成都15日电 记者范胿评述四川利用野生植物,促进工农业发展的意义说:四川省的工业、手工业和供销社等部门,在反保守反浪费运动中,对发展山区经济和地方工业的两种思想、两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大辩论,使全省野生植物“登堂入室”发出奇光异彩,使地方工业在利用野生植物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川省利用野生植物是从1956年开始的。目前,全省已经发现的各种野生纤维、油料、淀粉、果品和化工原料,已有三百六十多种。其中仅野生纤维就有一百四十一种,估计资源约有六百万担,全部利用起来,相当于八百万亩棉田的棉花产量。能代替粮食酿酒、浆纱的野生淀粉的有四十六种,产量不下三千万担。如把其中的青杠子、葛根、土茯苓等四种全部利用,可酿酒四十五万担,为国家节约粮食一亿一千万斤。这些资源的利用,不仅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还关系到促进地方工业发展等根本性质的问题。但是,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近两年来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双反”运动开始后,四川省供销、服务等部门的几万张大字报集中地提出了不能让这些自然资源白白浪费的问题。他们探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过去对野生植物没有充分利用?商业部门主要原因是没有从生产观点出发,在经营上存在着怕麻烦、怕积压浪费、怕赔钱等保守思想;工业部门则认为加工技术有困难,对利用和使用存在着疑虑,没有完全结合本省特点和实际情况去解决人民的吃、穿和用的问题。辩论中,大家一致认为现在是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的时候了。他们总结了两年来各地利用野生植物的经验。例如,处在川北山区的北川县,以往当地每年消费的八十万斤酒中,因高粱、玉米等酿酒原料不足,每年有一半要靠外地供应;去年他们利用蕨苕、葛根等野生淀粉酿酒成功,当年就从缺酒变为自足。今年全县新添了二十个酿坊,已全部用代用品酿酒,产量将达二百万斤,除了本县食用外,还可外调一百二十万斤。重庆市工业局实验所从去年9月以来,在全省三十多个县收集了一百多种野生纤维,已证明有二十种可以纺纱织布。其中除棉秆皮、夹竹桃、水麻等五种纤维已经用机纺、机织成功外,其余桑树皮、构树皮等十种野生纤维也已和棉花混合,用手工纺织成功。重庆市纺织工业过去因原料不足,对增产棉布感到困难,现在因利用野生纤维成功,他们要求省供销部门今年能供应七千吨人造棉原料。这样,重庆纺织工业吃不饱的局面就可以改变了。
但是,有人也还有各种顾虑:野生植物原料能够长期供应吗?产品的质量能够合乎要求吗?消费者愿意使用吗?其实,这种顾虑是多余的。四川省服务部门在广元、北川、旺苍、通江等地调查,当地野生淀粉资源,按二十年为周期更始循环,永远不会枯竭,而每年的利用量,除本县自给以外,都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富余。只要在采集野生纤维、油料的时候,不斩草除根,也是可以用之不竭的,一些品种如蓑草、粉葛根等还可以进行人工培育,以适应需要。至于利用野生植物制造的产品质量,只要技术处理恰当,不仅可以达到一般产品质量要求,还可以制造高级产品。重庆沙市、裕华两个纺织厂分别利用水麻和大麻混纺成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支细纱,制成各种颜色的印花被面、毛巾毯、枕巾和各种花袜等二十多个品种,染色、光泽和拉力都比纯棉纱织品的好。西南第一丝厂把野生取麻纺成了八十支高级细纱,质量、光泽超过苎麻,现在重庆纺织工业公司已把它织成色彩鲜艳的夹丝呢。用橡籽酿造饮料酒,色、香、味都与高粱酒相似,一般饮者反映其品质较糖蜜饮料酒为佳。在全国第一次酿酒会议上橡籽酒已被评为甲等酒类。成都、万县等地用红根和橡碗制成的烤胶,可以跟进口烤胶媲美,价格比进口货却便宜三分之一左右。这种新兴事业的光辉成就,使许多具有保守思想的人打开了眼界,逼迫他们不得不在思想上、行动上来个大革命。
从四川各地来看,现在各有关部门职工已拿出百倍革命干劲,重整旗鼓继续向野生植物进军。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在贯彻“大收大卖,充分扩大利用”的方针下,今年计划收购的野生植物一般要比去年增加十倍左右。其中增长得最快的是野生淀粉,计划收购量达六百万担,比去年增加三百倍;野生油脂收购三十四万担,比去年增加六十一倍。全省要求今年保证完成总值三亿六千万元的采购任务。南充、万县、涪陵等专区的基层供销社干部表示,要“攻破荒山、打开宝库”,在全省掀起一个“向深山要酒、要糖、要油、要粉;向老林要纸、要麻、要胶”的高潮。
全省成百成千个大型和小型的野生植物加工厂也已纷纷着手建立。现在全国第一座野生纤维加工厂已经在三台建成并正式投入生产,每天生产野生纤维成品三百斤。成都市今年计划筹建的四座以野生植物作原料的烤胶糠醛厂、香料油厂、黄纸板厂、野生纤维脱胶厂中,有两个厂已经动工,今年就可投入生产。奉节县也正在筹建小型野生植物加工厂四十二个。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将陆续在遂宁、达县、万县、南充、温江等专区兴建日产人造棉六十担的大型加工厂八个、日产三十担的小型加工厂三十个;另外还要在山区兴建简易加工厂。这些工厂投资都很少,大厂不过四、五万元,小厂二、三千元,大部分年内就可投入生产。建立这些工厂需要的技术力量也正在培训中,成都、万县、三台等三地已开了野生纤维加工训练班,有一千多人在这里学会了纤维脱胶、加工技术。重庆、成都两地工业部门正在集中力量解决各种野生植物大规模纺织的工艺技术问题,以扩大资源的利用。最近,为了适应这一新的生产特点,全省工业、商业部门已提出了“三上山”的新口号:一、要商业网上山,力争农民“买货不出门,卖货不出村”,把农村出产的东西及时收购起来;二、技术上山,通过宣传、展览、开办训练班分批地帮助农业社训练技术员等办法,充分发掘深山老林中的宝草;三、加工厂上山,把原料的产地变成加工的基地,哪里有原料,就把工厂搬到哪里,并尽力综合利用原料,例如有的野生植物就可以酿酒、熬糖和作饲料。目前,这种蓬勃的生产热潮,已给工业、手工业、商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量,而这些部门的努力改进,又是促进工农业发展的关键。
从目前发展趋势看,四川省利用野生植物将成为一个广泛的群众性运动。只要冲破一切保守思想、陈旧观念,充分认识到这一新兴事业的重要意义,加强工业、农业、商业、科学研究机构的配合协作和互相支援,四川整个地方工业必将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