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我们的厂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7
第3版()
专栏:

我们的厂长
本报记者 雷普
公私合营福州橡胶厂的职工们,哪个都对女厂长林玉怀着钦佩的心理。只要和他们谈起林玉来,他们都会亲切地称呼她为“我们的厂长”。
(一)
1956年春天,林玉被派到橡胶厂来。那时,这个工厂实际上是个破烂摊子。从私方接收过来的唯一可以使用的就是一个竹篷厂房,又狭又矮,篷顶上满是破洞和漏洞。遇到雨天,工人要撑着雨伞做活;遇到刮风天,全厂要停工抢救厂房。但是,就是它,成了合营以后八家厂六十八个工人的厂房。工厂接收过来的机器,大部分是些零零星星的手工工具和废铜破铁。机器残缺不全,再加上工人技术低,产品卖不出去,原料又供应不上,工厂只得做半天歇半天来维持生产。
林玉在到厂的第二天,就碰上没有钱,发不了工人的工资。工人当着她的面埋怨:“公家欺骗我们,合营有什么好处呢?”资方人员更不要说了,他们常常在背后嘟嘟喃喃,说什么“合营不如不合营”,“嘴吧讲的好,做起来就不一定”……。工厂里没有一点规矩,谁也管不了谁。还不到上午十点钟,有人就下班抢着排队等吃饭。晚上,工人没有住宿的地方,有的睡在车间,有的睡在露天,还有的睡在桥上或者大树底下。林玉和生产管理人员们常为工人的健康耽心。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便分头四处里往回叫,碰见一个,拖回一个。遇到这种场合,工人们总是满肚子怨气,埋怨没有房子住。林玉也感到内心有说不出的歉疚,她应该关心工人,但又不敢面对事实。
这些困难使得她像背上了几千斤重的包袱一样,她找过市工业局的领导干部,向他们诉过苦,表示她没有信心把这个烂摊子维持下去。当时,市工业局的负责同志也感到非常棘手。因为橡胶厂的原料是国家统筹物资;厂又是破破烂烂的,钱也没有,人也没有,拖下去就是废铜烂铁也要吃光。所以有很多人主张关厂、动员工人转业。林玉也是属于“关厂”派的。她曾经接受任务暗暗地把工人的名单排了队,劳力强的准备动员上山开荒,弱的准备另外介绍其它职业,干干脆脆走一条不了了之的道路。最后,还是副市长张继中拒绝了,才没有实现这个打算。
(二)
林玉是一个坚持过地下斗争的老共产党员。她为这个伤脑筋的问题作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常常越想越睡不着,越想越觉着难受。她觉得自己“向困难低头了”,这样是不配做一个共产党员的。
困难是客观存在,遇上懦弱的人,它像一把利刃似的碰不得,但碰到坚强的人,它是很容易驯服的。林玉下了决心以后,就向管理人员提出节省一切开支支援生产。她自己首先带头执行,她不添置办公用具,甚至连医药费等必要的开支也首先从自己开始降低下来。职工们想让她向市工业局开口要一些钱来,她说:“生产搞不好,国家投了钱,就像用石头填大海一样,有去无来。国家这样大,用钱地方太多了,不能老向国家要钱。”产品销不出去,原料供应不上,她便亲自背起包裹到处跑,向先进厂去学习先进经验,征求顾主对产品的要求。为了解决原料来源,她曾到过北京;为了改进技术,她也到过上海,四面八方她都挂了钩。职工没有地方住、没有地方办公、没有地方做仓库,她便把自己的办公室让出来。工人在竹篷里睡觉,她常常深夜里蹑手蹑脚去为他们盖被子,她和工人一样住、一样吃、一样工作。
她的许多决心和忘我的精神,都一次一次地印在工人的眼帘里。像压出车间工人萧明清,是一个性情非常爽直的人,他操作的热压压出机是生产电线的关键工序。这架机器在私营时,是没有人敢操作的。当时电线所以质量低,也主要是没有解决这台机器的操作问题。有一次,萧明清病了,林玉非常关心他,使他很感动。从此,他就在机器上下起功夫来。林玉坚决支持他,到机器旁边去陪他试验,常常深夜十二点还不睡觉。萧明清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试验失败的时候,急得满头大汗,一句话也不说,林玉总是鼓舞他,试验坏了再来,再坏了再试验。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找出彻底改变电线质量的一套完整的经验来,并且生产出了第一批耐压一万五千伏以上的电线。
林玉领导工人们经过许多曲折的艰苦的斗争,终于提高了产品质量,打开了销路。现在,这个厂里的新产品已经行销全国,过去求上门人家都不要,现在是找上门来应付不了。
(三)
林玉不仅是一个勤俭办厂的能手,而且是一个刻苦钻研技术,肯向群众学习的好同志。她把许多有技能有作为的老工人团结在自己周围,靠大家办好了工厂。她对每个车间的机器性能、操作方法、成品规格都懂得。她原来进厂的时候,一窍也不通。在前年最困难的时候,厂里就成立了技术研究小组,把技术最高、最肯干的工人全都吸收进来。林玉直接领导这个小组,研究技术,下厂实验,她都亲自参加。她还参加每个工序的劳动,起初是当助手,以后大胆起来,像压出机的操作也逐渐敢去试一试了。怪不得工人们这样讲:“我们的厂长就是技术员”。
厂里有个技工叫吴致云,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一个字也不识,脾气骄得骇人。可是他有一套技术,厂里的机器,不管大小,他都能修理。他还有一个长处,爱护国家的财产如同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一年多来,他利用废铜烂铁给厂里设计了好多种新机器。林玉很尊重他,常常和他一道研究技术,一道实验,两个人处得像师徒一样。他对林玉也非常尊敬,和她无话不说,常常帮助她解决许多疑难的问题,替她考虑许多她想不到的问题。
(四)
现在福州橡胶厂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去年生产电线三千八百四十公里,相当于私营时的十五倍以上。去年生产了十五万二千六百六十双胶底,相当于私营时的三十倍以上。电线、胶底的质量都在不断提高,许多原来不能制造的现在能制造了。前年和去年,共向国家上缴利润三十二万多元,等于资方原来投资额的十倍。职工人数由六十八人增加到二百七十多人。但是,林玉仍然坚持着原来的简朴的作风。一年多来,办公室只买了五只坐椅,大部分用具都是旧的。有人想多买一点,林玉坚决不同意。她说:沙发谁也爱坐,弹簧床谁也爱睡,不过,跟生产比较起来,要它不要它都可以。”
但是,林玉对工人的福利却非常关心。她认为:爱护工人最重要的是从政治上帮助,和在生产上解决工人最迫切、最重大的困难。工人生病、家庭困难补助和饮食等都是她注意的重要方面。
“我们的厂长”就是这样取得了人们的爱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