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新工具需要新的劳动组织 阜阳辛桥乡解决了技术改革中的新矛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8
第1版()
专栏:

新工具需要新的劳动组织
阜阳辛桥乡解决了技术改革中的新矛盾
本报讯 随着新生产工具的大量创造和普遍使用,怎样进行劳动组合,使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新工具的效能相适应,提高工作的效率,是技术革新中出现的新问题。安徽省阜阳县辛桥乡为解决这个新问题创造了良好的经验。
辛桥乡在大修水利的过程中,使用了滑轮车、歪歪车等十三种运土新工具共一千二百多件。由于合理地安排了工地上的劳动组合,充分发挥了新工具的作用,避免了窝工现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每人每日的平均工效由三点五方提高到十四点七方。
什么工程用什么工具,这是辛桥乡首先注意的事情。实践证明:工具使用不得当,就会浪费劳动力。颍光四社把运土量比较大、能爬陡坡的双轨滑轮车,放在二里多长的里字沟工地上使用,每人每天工效合十方到十二方;可是把它拿到有稀泥的深塘里使用,就没有歪歪车的效果好。又如绞缆大车适用于平地,在季河工地上使用,曾创造过每人每日工效高达二十五方土的纪录,但在坡度大、运距近的工地上使用起来;就变得无能为力。根据实践的经验,辛桥乡按照工具的不同性能,在不同的工地上安排运土工具,使它们各得其所,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
辛桥乡还特别注意什么工具配什么人。他们把这一点作为调整劳动组合的中心内容。劳动力的分配,不仅要数量合理,整半劳动力的搭配也要合理。颍光三社一个生产队在挖砦后塘时,曾经用四个女劳动力推一架绞缆歪歪车的绞杠,由于人多,互相拥挤,杠子被蹩住,只好走小步子,每人每日工效只合四点三方;而同样使用绞缆歪歪车的另一个生产队,只用两人推绞杠,步子迈的开,推的直跑,每人每日工效合九点三方。又如在卢庄北大塘使用脚踏双轨滑轮车,头一天由于劳动力搭配不合理,三个半劳动力踩车,每人每日工效合六点三方;第二天,在三个半劳动力中换上一个男整劳动力,每人每日工效就提高到九方多。
辛桥乡除了分工段固定干部、分工程固定工具以外,还分工具固定劳动力。因为使用新工具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技术,让熟悉某一件工具性能的人来固定使用它,就会愈操作愈熟练,工效愈高。颍光一社任庄生产队分工具固定劳动力以后,全队十一个人由原来每人每日工效四点八方提高到十五方。固定使用工具的人如果需要调动时,原操作人应对新手做具体指导。
在工程进展中,常会发生空中运土器的铁丝松了,需要把它弄紧;或者吊杆离挖土的地方远了,需要搬动一下;特别是工地变换了,工具要搬动,而有些工具的部件很多,搬运和安装就要小半天。这些活如果叫已经实行包任务、包时间、包工分的社员来做,许多人是不乐意的。辛桥乡的七个农业社把一百一十二个铁、木工组成十二个修理组,同时由四十多个体力较强的饲养员,带上牲口和大车,组成十四个运输和安装组,在工地上巡回工作。这样就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效率的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