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街头诗”编辑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18
第8版()
专栏:

“街头诗”编辑札记
王洁
一个半月以前,我们把一张街头诗贴在文联大楼的门外墙上。许多人鼓舞我们。街头诗就每周一次地贴出去了。现在已出了六期。
篇幅不大,只有两张对开报纸,用毛笔抄写,每一期只能发表五六首短诗。许多诗人都爱护这一块小小的园地。六期中,先后发表了臧克家、袁水拍等近二十位同志的作品;从第五期开始,得到了画家米谷等同志的合作,有了生动的插画。
我们把街头诗作为改变诗风,使诗歌更容易与群众结合的一种“试验田”。一个半月的时间不算长,这小块“试验田”却给我们提供了颇为值得重视的经验。
我想先说一点有趣的感觉。我们写的诗,抄在稿子上,或印在刊物、报纸上,因多年的习惯,视之泰然;可是,当用毛笔把核桃般大的字写在白纸上,贴在墙上,感觉就不同了;有的诗,群众念得上口,念得愉快,有的诗,群众念一两句,就不念了。
有时,我们也直接去问几位经常的读者——三轮车工人,我们认为比较有诗意,有情趣的诗,他们不喜欢;而我们认为“平平之作”,他们却很喜爱。可以看出,这中间确有一段距离。
但街头诗既然是直接拿到群众中去,必须力争得到多数人的喜爱。要作到这一点,首先要考虑的是表现方法的问题。不是任何表现方法都是街头诗的读者所习惯的。如果我们研究一下民歌、小调、快板的一般的表现方法就容易理解了。要尊重他们的习惯,通过这条道路使他们能接受,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到提高他们的欣赏力。否则,就会脱离群众。我们发表的几首比较为群众喜爱的诗,从表现方法上来看,都不是转弯抹角的;都不是看了一半还不知道中心意思的。
其次,要能上口。这与语言有关,与形式也有关。语言当然要通俗,要善于运用精彩的口语,要写短句。形式上要注意群众的习惯。我们也有意地发表各种形式的作品。但节奏鲜明却很重要。
题材也很有关系。街头诗由于贴的地方不一样,在取材上应有所不同。国内外的大事应该写,但当时当地的人民生活中的重大事情也切不可忽略。这样,街头诗才能充分发挥鼓动性,战斗性;才能很好为社会主义服务。
不能认为群众只喜欢死死板板的纪事文。街头诗同样要有幻想。如有一首“种蓖麻”,一位三轮工人说,他最喜欢。这首诗不仅比较精炼地写了种蓖麻是件好事情,而且,作者还通过幻想写出了蓖麻丰收,送到了国家的收购站,种蓖麻的人受到收购站的表扬。诗离不开幻想,而群众也需要有幻想的诗。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大跃进,改变诗风的问题提出来了。我们想利用这块“试验田”,在中国古典诗歌及民歌的基础上,尝试着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