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认真读些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23
第8版()
专栏:

认真读些书
柏园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是一句老话。秀才为什么如此神通广大?原来他所依靠的唯一法宝,是书本。其实这是唬人的,不出门的秀才而能真正通晓天下事,从来是没有的。如果一生关在四壁之内,结果五谷不分,六畜不辨,那么,这位秀才所知道的天下事究竟有多少价值,一定是大可怀疑的了。
外国据说也有句老话,叫做:“书籍是知识的源泉。”乍一看,完全对;其实寻根问底,也未必尽然。知识这东西,归根结蒂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因此知识的最终源泉是实践,书本不过是前人或今人斗争经验(实践)的概括或总结罢了。
书本是带有片面性质的东西,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也往往是另带有局部性质的知识,还是一个片面。把两个片面合起来,即把实际工作所得到的知识和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结合起来,那才能得到比较全面的知识。从实际所得的知识也可以靠此上升、修改或补充原来书本的知识,变成为理论,反过来再指导实际了。
然而有这么一种习惯:做实际工作的人不大读书;读书的人也不大接触实际。这结果是很不妙的。我们的先人有过两句豪迈的语言:破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你不拘泥字面,从精神上去理解它的含义,那么,破万卷书——是让你多读点书,读书的门类也不妨多些;行万里路——自己工作,也到处去看看,想想,听听,谈谈,讲讲,这样,也只有这样,你才不致于成为书本知识的奴隶;反之,也不会变成鼠目寸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实际家”。
对于做实际工作的人,要“破”万卷书,确实是不容易的,而且也很少可能。多读几本也就足矣。凡是精华——也就是比较正确地概括了前人生活和生产斗争经验的书本,或者说是“好书”,应该反复的读,不厌其烦的读上千遍,把它读“破”,那才能生取“巧”来。读“破”之意在于通,引证自己的经验,加以融会贯通,书本知识才能够成为你所掌握的工具。为什么要反复读呢?这就是因为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会接触到新的状况,新的问题,自己的思想也不断会起变化,经过检验的“好书”,在每一次重读时,都能够有新的体会,或者加深自己的认识,或者修正自己的错误。古语叫做“温故而知新”。这是合乎辩证法的。所以在一个问题上或在一门学问上读“破”一本或几本典范性的好书,可以比喻在作战中攻克一个主力堡垒,这一仗打胜,其余只消用扫荡战就可以顺利的解决残敌了。
“巧妇难为无米炊”——没有时间读书呀,怎么办?办法是有的,一要下决心,二要得其法。如果你决心要读点书,你自然能够挤出时间来读;而所谓“得法”,其实也很简单,叫做:“惜分阴”!——古人说,一寸光阴也是顶宝贵的;西谚说“时间即金钱”。但到了“寸”阴才去惜,也未免太阔气了,我看必须精打细算,比方说:惜“分”阴。做“物种起源”这本书的达尔文,据说是从来没有什么五分钟十分钟的闲暇的——五分钟十分钟的空隙他也利用上了。人的一生不知浪费了多少个五分钟!有时一天等公共汽车也白白等了不知多少个五分钟呢!一天如果有六段五分钟都利用上了,半个钟头的时间就挤出来了。前些时候到过上海江南造船厂,中午下班刚好碰上一群工人由车间上食堂去,大约要走三五分钟吧,一个年青女工就一边走路一边看书,十分令人感动。我要赶紧声明:我并非提倡走路看书,否则被汽车碰坏了岂不糟糕?这不过是举一个例,说明当你下决心学习时,总归能挤出时间来的。至于从哪里去挤,各人有各人的条件,不必求一致。既然那位年青女工能够边走边看,为什么我们做实际工作的人不能够边做边学呢?下了决心,天天读一点,“习惯成自然”!窗明几净、斋戒沐浴,然后正襟危坐来读书的日子,恐怕永远不会有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