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广西僮、苗、瑶、侗各族农民学习使用新式农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25
第1版()
专栏:

广西僮、苗、瑶、侗各族农民学习使用新式农具
本报南宁24日电 春耕生产中,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僮、苗、瑶、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在“学先进、赶先进”的口号下,掀起了耕作技术改革运动。
南丹县大瑶寨区瑶族农民,改变了过去“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耕作方法,今年春天实行犁地、耙地、每亩施肥几十担,第一次学会了用合式秧田育秧。往年这里一年只种一季,今年他们改种三季——小麦、中种、红薯。一向认为“高寒山区不能种早稻”的大苗山苗族农民,今年打破了旧习惯,大力改种早稻,全县单季稻改双季稻二十万亩,比去年扩大四倍。在桂西僮族聚居的地区,农民普遍采用了良种稻,把大株稀植改为小株密植,把清水插秧改为喂秧根肥,并用药液浸秧根防治虫害。
许多障碍生产的迷信习俗也被群众的革命干劲所冲破。大瑶寨区瑶族农民,过去每年春耕都要等“春雷”响后,瑶寨的头人动土犁田,其他瑶民才能犁田。今年他们不等春雷响,在惊蛰前后,就开始犁田、插秧、种玉米,比往年提前一个月的时间。灌阳县西山的瑶族农民和大苗山苗族农民,革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生产“忌日”,今年在2月2以及其他的一些“忌日”,仍紧张地进行春耕春种。
为了适应春耕技术的改革,各少数民族农民学习使用新式农具的兴趣特别浓厚。大苗山安泰区的苗族农民有耕牛但不会使用步犁,往年都是用脚锹、锄头挖地,挖的浅而且效率很低。今春他们学会了使用新式步犁,现在全区已购买了九十多架新式轻便步犁,绝大部分合作社不再用脚锹锄头挖地。在僮族聚居的宁明县,今春推广了三千四百九十多架五三步犁,四百五十多架双轮双铧犁以及新创造的碎土机、开行耙等十多种新式农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