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要认真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25
第2版()
专栏:

要认真干
田连阡
成千上万的农村工作干部走出了办公室,深入到农业合作社去种试验田,从生产中领导生产,这是今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重要保证。现在,越来越多的试验田成了带动群众推行先进技术、实行精耕细作的旗帜。但是根据各地检查,也还有少数农村干部在这件事情上讲得多做得少,甚至光喊不做。其中有的是划定了自己的试验田,但一直没有下田;有的是没有在试验田上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别的增产措施,向群众示范;有的在生产活动上甚至比群众落后。这说明有些同志对种试验田的意义还不很了解。
干部种试验田,对改进生产领导具有决定意义。但并不是随便怎样种一下就能把生产领导好。这首先要看人们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试验田:是自觉地勤勤恳恳地在试验田上付出自己的劳力和心血呢?还是勉强支应差事?任何一个先进的领导方法和工作经验,都不能离开人们的主观努力而开花结果。试验田要想得到预期的效果,同样需要人的主观努力。去年红安等地的干部种试验田发展了生产,是因为他们作了认真的努力。今年别的地方的同志们要想用这方法推进生产,就需要在今年作新的努力。一切好的经验,都是辛勤的劳动凝结成的。这些经验要在任何新的时间和地点开花结果,都需要外加新的劳动。种试验田不但包含着辛勤的体力劳动,还包含着辛勤的脑力劳动。除了勤于动手动腿,还要勤于动脑。这是我们的干部从对生产一知半解到成为红色专家的转变所必需的条件,也是把我国落后的农业改造成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所必需的条件。
除了思想和态度问题,还有具体的做法问题。现在有的干部是几个人共种一块,与群众的生产活动脱离;有的是每人各选一块,各搞各的,大家种的都是同一种庄稼,这就不能多方面地吸取经验,指导各种作物的生产;有的是选择一块最上等田,大量施肥,庄稼长得很好,群众却不服气。经验证明,这些做法都不很好。最好的做法是:干部跟群众合作(最好再吸收技术人员参加),同群众商量选择适当的田,种植多种有代表性的作物,并使先进措施和群众经验相结合。这样,才能有力地指导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