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煤炭工业部四级干部会开得好 务虚见实效彻底反保守 开会方法大转变 干部思想大解放 生产计划大跃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26
第4版()
专栏:

煤炭工业部四级干部会开得好
务虚见实效彻底反保守
开会方法大转变 干部思想大解放 生产计划大跃进
本报讯 记者宋琤、穆扬报道:煤炭工业部3月25日至4月14日召开了四级干部会议。这次会议始终贯彻了先务虚后务实,使大家从右倾保守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思想大解放的基础上定出了先进的跃进指标。参加会议的人都认为这真正是一次政治挂帅的会议。
在开会之前,煤炭部已经确定在这次会议上要组织大家大鸣大放,整顿部的领导作风,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检查煤炭工业系统的方针政策及规章制度,在先务虚后务实思想大解放的基础上组织煤炭工业系统的大跃进。这个精神煤炭部本来早已通知参加会议的各单位,要求大家对部的领导准备意见。可是,当各企业干部陆续到来之后,煤炭部发现大多数同志是来准备接受任务制定跃进指标的,虽也准备了一些大字报,可是有些是下边同志的自我检讨,有些虽然也对部提了意见,但尖锐的批评很少,大多是一般问题,而且不够具体,煤炭部领导方面感到大家的精神所以不对头,主要是领导方面还没有真正向大家交心,上级不向下级诚恳地交心,就很难要求下级向上级真正交心。于是,党组的成员和许多局、司长,先后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向大家表示了接受批评的愿望和决心,劝告大家不要贴那些不痛不痒的大字报,同时把少数指名指姓尖锐批评部长和副部长的大字报贴到最著目的地位,表扬这些同志的气魄和勇气。这样一来,情况立刻就转变过来。几天之内参加会议的近七百人,贴出了两万八千多张大字报。大字报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一般说,比部里几次大鸣大放贴出的大字报内容要深刻和尖锐。这些大字报大量揭发了部领导方面的右倾保守思想,忽视政治不做政治思想工作,批评部里的许多规章制度脱离实际束缚了大家的积极性,批评部长、局司长们不深入实际的官僚主义作风……。焦作矿务局的党委书记张超等的大字报以领导缺
“灵魂”、制度篡统帅为题,批评部里作计划是算账加吵嘴,讨价还价,缺少思想领导;批评部里同志下去检查工作只注意业务和技术,不了解思想情况,也很少总结群众的经验;下边请示报告,部里总是按规章制度办事,很少考虑新问题,打破常规的劲头不大……。
开始辩论以后,领导方面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纳综合,确定以批判右倾保守为纲,有关部的政治思想领导、规章制度、体制等问题一起辩论。可是,这时候又碰到了问题,很多同志“务实”惯了,转向“务虚”一时转不过来。开始时,大家举出一些事例证明部里有保守思想并且说明下边也有保守思想,保守思想是上下互相影响,大家都有责任。这时候,煤炭工业部党组负责同志,就采取解剖麻雀的办法帮助大家分析问题。1956年后半年以来全国出现了煤炭供应紧张的情况,这一时期,煤炭部的保守思想表现得非常严重。这个部的党组负责同志,找焦作、抚顺等矿务局参加会议的同志们一起分析这个情况。分析结果证明,1957年这两个局完全有可能多出煤炭。这个部的党组负责同志,启发这两个局的同志们进一步分析,既然可以增产,为什么眼看着国家和群众那么需要煤炭,而竟然谁都不肯接受增产任务。经过这样的诱导,这些同志就进一步挖掘出当时大家是把本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国家和群众的需要放在第二位,甚至把本企业的利益和国家利益对立起来,为了使本企业多得企业奖励基金,多搞福利事业,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计划压低,甚至采取隐瞒真实情况欺骗上级的办法来拒绝接受增产任务,大家认识到这是失掉了统帅陷入经济主义泥坑的一种危险倾向。这种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不良倾向在各局、矿十分普遍。这两个局在这个问题上弄通了,对于提高大家的认识有很大好处。为了“务虚”务得好,各组都指定一些思想理论水平较高的同志,组成核心小组,在讨论问题中帮助大家透过现象发掘本质,透过业务技术问题探讨政治思想和理论问题。在领导的具体帮助下,辩论深入了。原来大家对保守思想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时候就能够提高到理论和思想的高度来加以分析批判。对保守思想的分析批判是围绕着1956年到1957年煤炭工业部的计划和生产状况进行的。在1956年的生产高潮中,曾经出现过事故过多的情况,但是,没有对这种情况进行详细地调查研究,就主观主义地肯定这是因为“计划订的偏高,追求产量,追求进度,冒险作业的结果”,接着在北戴河会议中产生了一种反“冒进”的情绪。这样1956年的生产计划没有完成,使市场上的煤炭供应情况一度极为紧张。鉴于煤炭供应的紧张情况,1957年国家要求比1956年增产一千多万吨煤,而煤炭工业部从上到下以很多借口,只接受八百五十万吨的任务,但实际执行的结果是超过一千三百万吨。为什么计划会这样保守呢?在这次辩论中弄清楚了以下几个问题。煤炭系统从部到各局错误地理解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他们不是用最大的努力来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而是让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颠倒过来服从他们的所谓“可能”,而在考虑可能的时候,煤炭部又是再三强调稳妥可靠,甚至躺在薄弱环节上,只提出不利的因素去对付国家的要求,如说全国旧矿井“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随时有发生“危险”的可能,作为不接受增产任务的借口。在安全和生产的关系问题上,煤炭部也从上到下有着错误的认识。1950年曾经提出了“安全第一”的错误口号,让生产服从安全。以后又提出“安全生产”的口号,可是概念仍然不清,解释也就各不相同。实际上多数人仍然认为安全和生产是矛盾的,而且在让生产服从安全。1956年北戴河煤炭工业会议和同年11月的计划会议上,就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安全和生产有了矛盾,首先服从安全;保安规程和生产有了矛盾,则坚决执行保安规程”。这就是说安全了才能多生产,不安全就少生产,甚至不生产。因此,有些单位常常强调自然条件不好,设备不好,不愿多生产;有些单位一出事故,就认为是多生产,冒险作业造成的。经过辩论,大家都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要依靠群众做好思想工作,坚决执行技术规程和保安规程,增加产量决不意味着要冒险作业或安全情况恶化。资兴、宜洛、焦作、平顶山、淄博等单位都检查出过去所以把安全和生产对立起来,是从上到下被安全问题吓倒了。大家还举出具体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新博矿是淄博矿区自然条件最差的一个矿,可是因为他们抓紧了思想工作,依靠了群众,加强了技术管理,对困难采取了迎上去而不是退下来的态度,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年超额完成任务,消灭了死亡事故。因此,大家都感到,思想跃进是安全生产跃进的基础。在辩论中还批判了看不起地方企业和小型矿井的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倾向。
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大家鼓起干劲,修改了煤炭工业系统的跃进计划,交流了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在鸣放和辩论阶段,煤炭部领导方面领导大家脱出具体问题来“务虚”,同时又注意虚中有实;在讨论指标和措施的阶段,则转向“务实”,同时注意到实中有虚。有些以实为主的经验介绍,一般说达到了又红又专实中有虚的要求,比如,有些单位在介绍大循环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种试验田等经验时,既谈到掌握自然规律,又谈到群众路线政治思想领导等问题。
这次会议不但大破了保守思想,制定了先进的跃进指标,使煤炭部的整风深入一步,同时也推动了煤炭企业的整风。就在会议期间,各单位参加会议的同志都写信或打电话回去传达会议精神。有些单位认为本单位虽然大字报数量已经很多,但对领导思想还揭发批判得很不深刻,准备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重新部署整风运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