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面临危机的日本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26
第5版()
专栏:

面临危机的日本经济
庄涛

自从去年5月,日本政府实施金融紧缩政策以来,日本正逐渐面临建筑在人民贫困之上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据日本经济企划厅的调查,从去年4月到今年2月8日,日本的物价指数(以1950年为100)便由174跌到158.7,下降9%。同一时期,日本产品的库存量直线地上升,去年年底日本产品的库存量,比前年同期增加了45%。在这样情况下,日本的工矿业生产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去年7月到12月,日本的制造工业生产缩小了2.2%;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日本的工矿业生产缩小了7%。和1956年同期相比的去年各月份的生产增加率,在迅速地减退。如去年7月的工矿业生产比1956年同期增加18.7%;10月份比1956年同期增加14%;11月份增加8.5%;12月份增加7.1%;到今年1月,和去年同期相比仅增加4.5%。工厂的开工率不断减低。拿钢的生产来说,去年日本钢的产量为一千二百五十七万吨,由于库存增加,价格暴落,已决定今年第一季度的钢产量比去年第四季度减产20%。其他如电化铜减产40%,镍减产47%,人造丝减产50%。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也一天比一天严重,中小企业不断倒闭。去年一年内,倒闭的中小纺织厂商达八百七十六家,负债额将近二百六十五亿日元,创战后最高纪录。由于生产缩小,企业倒闭,据今年3月15日日本“赤旗报”的分析,今年内日本将新增加完全失业者八十四万人。
上述情况说明最近两年来日本经济的活跃局面已经结束,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日益扩大和表面化,日本正面临经济危机的威胁。日本垄断资本及其代理人岸信介政府,为了对付经济危机的到来,正想尽一切方法。首先,他们企图把危机转嫁给劳动人民,用加紧剥削工人的办法,继续加强设备投资,使日本目前的工业生产依旧维持比较高的水平。据开发银行的调查,日本一千四百八十二家重要公司的1958年度设备投资预定额为一万亿日元(三百六十日元合一美元),和1957年度的投资额大致相同。同时,日本政府已经制定了1958年度的财政投资和贷款计划,总额共为三千九百九十五亿日元,和1957年度的计划相近,以便继续运用国家资金,对电力、钢铁、煤矿、航运等重点工业,进行投资和贷款。其次,他们企图在继续加强设备投资的基础上,展开夺取海外市场的斗争,并寄希望于美国的“援助”和美国经济情况的好转。这些做法显然都是徒劳的,只要看一看目前日本面临的经济危机的形成过程,就可以清楚了。

今天日本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的扩大,是日本垄断资本这几年来在不稳定的市场基础上进行盲目生产和竞争的结果。战后的日本经济,是在美国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中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的。在1950年以前,日本经济恢复的速度一直是非常缓慢的,从未达到战前水平。1950年以后便迅速地上升,从1950年到1953年,日本的工矿业生产指数(以1934年到1936年的平均生产水平为100)由83.6增加到155.1。上升了 85.5%。所以当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以后,依靠美国军事订货的日本经济,一度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从1953年末到1954年上半年这一期间,在日本经济方面产生了生产下降、物价下跌、存货增加、失业增加和中小厂矿倒闭等现象。为了摆脱危机,寻求出路,1954年以后,日本垄断资本大力发展出口贸易。这一情况在政治上的反映,就是1954年末吉田内阁的倒台和鸠山内阁的上台。日本对战后完全向美国一面倒的外交政策不得不进行若干修改,开始采取基本上依靠美国,但同时向我国和苏联表示一定程度的友好姿态的所谓两面外交。
当日本垄断资本大力向海外找寻市场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英国和西德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为了提高日本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日本就只有压低成本、提高质量一途。1955年以来,日本出现了增加设备投资,大量更新固定资本的热潮。到1956年,这一趋势更为发展。单以国内的机器订货来说,1955年平均每月为八千六百万美元,待交的订货总额为八亿美元;到1956年,平均每月的订货额增至一亿六千三百万美元,待交的订货总额增至十七亿一千七百万美元,扩大一倍以上。这一新的投资,大体上偏重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实施汽车、造船等各产业部门的生产合理化,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其次是扩大成本低微的新兴化学工业,如石油化学工业、化学纤维工业等。由于设备投资的不断扩大,在1956年,日本产生了钢材不足、电力不足、运输力量不足等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日本政府运用国家资金,对钢材、电力、运输等重点产业部门实行大量投资和贷款。像这样各企业部门间投资相互影响、相互助长的结果,造成了短期的日本经济的活跃局面。去年7月,日本制造工业的生产指数达到战前水平的278.6,即比战前扩大了178.6%。这就是日本资产阶级所夸耀的“神武景气”,即所谓日本自神武天皇时代以来空前未有的繁荣。
很显然,“神武景气”事实上是一座建筑在沙滩上的高楼,它的基础是极不稳固的,今天的事实已证明了这点。日本一向是一个国内市场比较狭隘的国家。最近几年来,由于工人的就业情况有某些好转和农村的连续三年丰收,一般劳动人民的生活比过去提高了一些,因此国内市场比起战前有某种程度的扩大,但这究竟是非常有限的。即使根据日本政府的经济企划厅的计算,从1951年到1956年的五年间,全日本的平均消费水平也只提高了35.2%,而同期日本的工矿业水平却提高了91%。何况在这消费水平的提高中,还掺杂着很多虚假的因素,这就是日本资本家仿效美国,用分期付款的办法,向广大人民推销了大量生活用品。在国外市场方面,同样是和日本生产水平的提高极不相称的,去年日本的出口水平仅达到战前的95.1%,远低于生产发展的水平。因此,1956年以来的日本“神武景气”,是建立在缺乏市场基础上的盲目生产和盲目竞争的结果。1955年以后日本资本家掀起的增加设备投资的热潮,本来的目的是为了夺取海外市场,缓和日本生产和消费间的矛盾,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进一步扩大了日本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给日本带来了国际收支的危机。
日本同时又是一个缺乏原料的国家,大量增加设备投资的结果,必然会扩大原料的进口。但是另一方面,日本的出口却并没有相应地大量增加。1956年日本的进口总额为三十二亿美元,其中原料和燃料占72%。贸易的逆差达到七亿二千九百万美元,比1955年增加了58%。到1957年4、5、6月,每月的逆差都在二亿美元左右,引起了国际收支的危机。1956年年底,日本尚有外汇储备十四亿三千五百万美元,到1957年6月,实际能动用的外汇已不足三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当时一个月的进口额。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情况。按照日本当时情况,日本必须保有七亿左右美元的外汇储备,才能使进口贸易圆滑地进行,而进口贸易是直接影响到日本各个重要工业部门的生产的。因此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采取紧缩金融的政策,即实施提高银行放款利率、延缓投资、缩减生产、抑制进口等措施,结果国际收支的情况虽然在这以后有了好转,但却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表面化,出现了以上物价下跌、存货增加、生产下降、工厂倒闭及失业增加等现象。

今天日本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的扩大,同时又是战后日本垄断资本投靠美国的结果。第二次大战以后,美国利用占领日本的便利条件,控制了日本的对外贸易,使日本对外贸易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前日本的对外贸易,一向是由三个主要的部分构成的,即日本和我国的贸易,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及日本和美国的贸易。战前这三个部分都能保持平衡。战后由于美国的限制,日本和我国的贸易变得极其微小,去年日本对我国的贸易总额,不到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3%;而日本和美国的贸易却大为增加。不论在日本的出口或进口贸易中,美国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对手。以去年来说,日本对美国的出口为五亿九千六百万美元,占日本出口总额的20%;日本从美国的进口为十六亿一千七百万美元,占日本进口总额的32.8%。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逆差达十亿二千万多美元,占去年日本对外贸易逆差总额的71%。从日本对美贸易的内容来说,美国向日本的出口以炼钢用废铁、炼焦用煤、石油、棉花、大豆、小麦等为大宗;而日本向美国的出口则主要为纺织品、水产品和杂货。
根据上述日美贸易的具体情况,不难看到尽管目前日本的工业生产已比战前扩大一倍半以上,进口贸易也已比战前扩大40%以上,但出口贸易却始终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其主要原因就是:第一,美国把日本当作它推销剩余产品的重要市场,但美国本身的市场却极有限度地向日本开放,形成日本对美贸易的巨额入超,这是造成战后日本对外贸易不能平衡的主要根源。第二,日本本身是一个以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主的国家,但输往美国的商品以轻工业品为主,迫使日本向其他方面找寻重工业品和化学工业品的市场。它和我国在这方面的贸易,由于它本身甘心忍受美国的干涉而有很大限制;它和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又由于这些国家一般都缺乏美元,日本在对美贸易巨额入超的情况下,又不能更多地购买东南亚各国的原料:因此也就使它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受到一定限制,妨碍了日本出口贸易的发展。第三,去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危机已对日本发生了影响。这一年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只增加14.1%,而日本从美国的进口则增加36.2%,扩大了日本生产和消费间的矛盾,促进了日本国际收支危机的爆发。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目前日本面临的生产过剩的威胁,首先是日本垄断资本这几年来在不稳定的市场基础上进行盲目生产和竞争的结果。因此,日本垄断资本和岸信介政府企图采用的继续增加设备投资的方法,事实上是饮鸩止渴。虽然表面上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危机的到来,但实质上却进一步加深了形成危机的原因,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的更进一步扩大,使被延缓后的危机的来势将更凶更猛。其次,目前日本面临的生产过剩的威胁,同时是战后日本垄断资本投靠美国的结果。目前日本垄断资本和岸信介政府企图用进一步投靠美国来打开危机的办法,事实上是日本潜在的帝国主义野心的表现。
岸信介政府是在去年2月日本处于“神武景气”、另方面又遭遇国际收支危机的情况中登台的。当时日本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已逐步表面化。鸠山内阁在1956年末下台以后,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对于如何打开危局的问题,就有着比较剧烈的争论。当时有一部分比较明智的人士已经看到,日本进一步追随美国只会给日本带来更大的灾难,因此主张在鸠山内阁政策的基础上,向亚非国家和我国、苏联靠拢一步。在1956年末至1957年2月间曾经昙花一现的石桥内阁,就更多地代表了这种意见。但是一小撮和美国勾结较深的日本垄断资本,坚决主张重走第一次大战后德国的道路。当然,由于日本人民觉醒程度的提高和日本垄断资本在夺取海外市场所遇到的严重困难,今天日本要完全回到过去吉田内阁的老路,是比较困难的,这点也正是目前日本自由民主党内部吉田、池田派不易再得势的主要原因。因此,以岸信介为首的集团主张在鸠山内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投靠美国,企图依靠美国的帮助,实现由美国的资金、日本的技术和东南亚的资源构成的新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为日本扩大了的生产力找寻出路。他们准备在美国的协助下,把英国、西德等排挤出东南亚市场,然后当日本在东南亚站稳脚跟的时候,就可以转而对付美国,实现其重霸亚洲的野心。这一向是第二次大战失败后日本垄断资本的如意算盘,表现了日本垄断资本的潜在的帝国主义野心。当岸信介上台以后,果真为逐步实现这一打算付出了他的全部力量。
去年5月以来,岸信介曾数次出国,访问东南亚和美国,到处兜售他的新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为了向美国乞怜,不惜处处讨好美国。最近岸信介敢于公开破坏中日贸易协定,就是为了讨美国的欢心和博取美国对他的信任。不过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岸信介的如意算盘已经遭受了挫折。不管岸信介想怎样取媚于美国,美国总是处处抱着戒心,对日本垄断资本的计划表示冷淡。现在日本垄断资本除准备先搞一个小规模的“开发东南亚”计划以外,主要想通过赔偿、贷款、投资和技术合作,用发展双边经济关系的办法来进行扩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日本垄断资本和岸信介政府,企图把进一步投靠美国、实行向东南亚扩张的计划,作为对付经济危机的手段,不仅将遭到亚洲各国和广大亚洲人民的反对,而且计划本身也因日美间存在着矛盾而不可能顺利实现。至于寄希望于美国经济情况的好转,就更是痴人说梦了。
以上所说的是日本经济的总的趋势。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越陷越深,日本的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地一定要到来的。日本垄断资本和岸信介政府所施用的各种办法,对从根本上挽救日本经济恶化来说,将是徒劳无功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办法对延缓日本经济危机的深刻化也不可能起一定作用。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日本今天已经面临经济危机的边缘。但是它的发展可能不是立即形成直线式下坠。除了上述日本垄断资本和岸信介政府的对策可以起一定缓和作用以外,截至去年9月末,日本大垄断企业手里还有待交的机器订货总额八千亿日元。以造船工业来说,目前尚有未交货的订单三百六十多万吨,一般大的船厂仅这些货单还可以开工二、三年。所以在日本经济的总的下降趋势中,局部的上升还是可能存在的。但这必将是极其短暂,正如昙花一现一样。而且在本质上,这些情况都只能进一步加深日本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日本经济情况更为恶化。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深刻化,日本的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到来,将是难以避免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