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哲学教学要面对现实厚今薄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26
第7版()
专栏:读者的话

哲学教学要面对现实厚今薄古
鲜明的阶级性与实践性,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灵魂与精髓。无论哲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都必须面对现实、厚今薄古,为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服务。
从“双反”运动所揭发的事实来看,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教学工作中,理论脱离实际的厚古薄今倾向,还是比较严重的。现在仅以马列主义研究班哲学班的教学中的几点事实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1956年下半年国际上修正主义思潮甚为嚣张,国内修正主义、唯心主义也趁机抬头。当时我们哲学班部分学员的思想,也比较混乱;有的公开说:“我对共产主义运动的信心发生了动摇。”此时理应是马列主义哲学充分发挥其战斗力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教员却仍局限在旧教学大纲的框子中单纯强调科学性、系统性,一般化地讲述哲学原理。对于国际上、社会上的尖锐的思想斗争却不加过问。我认为如果能在讲哲学时,深刻地批判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哲学的原理和规律,也就会讲得更加深刻。如讲新生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这一原理时,如果结合学员思想,深刻批判国内外出现的“共产主义危机”的谬论,这一原理的战斗性,就能充分显示出来。
如果说一点不批判错误思想,也不是事实,有时甚至用很长时间、花很大劲来批判唯心主义、修正主义。但仔细一看,批判的对象多数是上一世纪的外国人,是些已经干枯的毒草。从康德、黑格尔到杜林,从马赫到阿万那留斯、波格丹诺夫……从“世界图式论”到“恶的无限性”,从“原则同格”,到“嵌入论”……总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已经批判倒的毒草,是不厌其烦地大加批判,而对现代的,特别是我国的新生出的毒草,则很少与之交锋。我认为如张君劢、胡适之流的反动哲学思想在我国学术界的影响,应该说较之已死的外国人的要更为深远。但教员讲课虽偶尔谈到,也往往是寥寥数语。平日写文章,也很少轮到他们的名下。我认为这是由于我们的哲学教师缺乏政治锐敏性,脱离现实思想斗争的缘故。当然,古代的外国的毒草是可以批判的,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与毒草搏斗的历史实际是应该联系的。但必须贯彻“厚今薄古”的方针,以联系当前社会实际斗争为主,以解决当前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而不应该“以古代今”或“厚古薄今。”同时,讲解和研究古代哲学思想的斗争,也应该是“古为今用”。总结过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经验,正是为了加强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战斗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不要科学性、系统性?当然要。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是最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的。但我们不能用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去理解,而应该是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理解。比如,现在讲“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这一规律时,如果不能把我国现实生活中无限丰富的辩证法概括进去,不能把毛泽东同志对矛盾规律的卓越发展概括进去,即使讲得有板有眼,条理分明,也不能叫做科学性、系统性。过去在哲学课中,对毛泽东同志哲学思想的重要性是认识不足的。我们的哲学参考书中,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就很少,好像无足轻重。这种厚外薄中的倾向,我校哲学系领导同志已在注意纠正。我希望将来能在哲学系单独开设毛泽东哲学思想这一课程,使学生能深入学习毛泽东同志是如何运用马列主义哲学的普遍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的。
我赞同跳出书斋的意见,到工农群众中去,总结我们社会大跃进中无限丰富的辩证法。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哲学班 张学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