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北京前门区是怎样调整商业网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27
第2版()
专栏:

北京前门区是怎样调整商业网的
本报记者 张志清
北京市全面调整前门区商业网。这次调整商业网是从便利群众出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有增有减的精神来进行的,使商业网分布得更加合理。
改变不均衡的现象
前门区是北京市商业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区有一千七百多家商店,从业人员有一万三千七百多人。全区平均二十七户居民有一家商店,每十四人中有一个商业人员。这个区商店虽然多,但分布很不均衡,如前门大街设有一百一十六家商店,大栅栏一条街就有五十五家,而且商店重复,如二百九十公尺左右长的大栅栏街,仅服装鞋帽店就有十五家。居民区延寿寺街就有肉铺五家,油盐店八家,而后河沿、海北寺街一片地区却一家商店也没有。由于商店集中的地区商店多,居民区商店少,分布不合理,给群众带来了很多不便。同时职工劳动效率低,也浪费国家资金。经过这次调整后,合理地安排了商业网,改变了过去商店分布不均衡和重复的现象。如和群众生活密切的副食品商店,平均在每两个街道办事处设有一个商品齐全的副食品大商场,同时在每个街道办事处都有两三个综合商店,以及七个到九个一般副食品商店。浴池、饮食业都作了全面安排。这样设置是和当地购卖力水平大体相适应的。管理机构由原来二十六个(包括十个跨区的)合并为百货、副食品、煤建、服务、饮食五个管理机构,全区从业人员较原来减少50%左右,费用水平将由1957年的11.9%减少到6.72%,劳动效率将提高一倍以上,占用的流动资金减少40%,从而加速了资金周转。
打破行业界限
这次调整商业网,贯彻了从多方面便利群众的精神。为了彻底解决商业网分布的不合理现象,这次调整中打破了国营、公私合营和行业界限。具体作法是: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办法进行调整。
第一种办法是:为了消除商店重复,便利群众购买,具体作法是变小店为大店,由经营单一商品的商店变为多种商品的综合商店。采取这种办法的主要行业是副食品零售店、日用百货等。如在商业集中的大栅栏,把原来重复的六家百货商店合并为一个大的综合商场。将原来的四家服装店合并为一个较大的服装店。居民区大沟沿原有六个小副食品零售商店,经营的品种都很少,这次合并为一个综合零售商店后,品种由二百零七种增加到一千三百多种。商店合并后,各个商店都有了不同的分工,商品齐全了,群众到一家商店就可以买到许多种商品,不再像以前满街跑了。
第二种办法是:商店的品种少,但是群众很需要,就可以采取原点不动,以扩大门面增添品种满足群众需要。采用这种办法的主要是国药、理发、饮食、浴池等行业。如大栅栏同仁堂国药店原址不动,扩大了汤剂、饮片,增设了新药专柜,使顾客在这里也可以买到必要的新药。居民区浴池、理发等服务性行业,原点不多,居民很需要,这次对联系群众好、条件好的单位,加以扩充,增加了座位。如全区饮食业,有许多饭馆没有早点和夜宵,这次根据群众需要和现有设备、房屋条件,把原来的饭馆扩大了门面,有九家饭馆增加了早点和夜宵,基本上满足了群众需要。
第三种办法是:在缺少商店的街道和商店分布不适中的街道,根据当地购买力水平和需要,适当增加新点和迁移。这次调整商业网中新设了商业点四十二个。如商业集中的大栅栏,流动顾客多,非常需要增添一个信托寄售部和茶馆,这次就增添了。居民区茶食胡同和后河沿一带地区没有商店,居民购买商品很不便利,这次新建了综合副食、百货零售店以外,茶食胡同一带还新建了早点铺,方便了居民。在香炉营居民区后青厂一带,这次新设了一个油盐店,使附近十几条街巷的居民感到便利。居民区杨梅竹斜街原有两个副食品商店,一个小副食店在中间,另一个商品多的副食店却设在西头,居民要买东西路远不便,这次把西头的副食品商店迁移到了这条街的正中间,使居民感到便利。
第四种办法是:对不是群众日常必需的五金、交电、化工、矿油以及钟表、眼镜等行业,这次采取了较大的合并,并集中设在了交通方便的前门大街,便利有关企业、机关和外地顾客。
保留有特点的商店
在这次调整中,对于一些确实有经营特点的和特殊需要的商店,都注意了保留和发展。如同仁堂药店、瑞蚨祥布店、内联升鞋店、马聚源帽店、著名的烧麦店都一处等都保留了下来。有的还扩大了门面。对少数民族鞋帽店、食品店也作了妥善的安排。此外,对有些行业本区不需要,全市需要、又有技术人员、有设备的店铺,根据需要跨区迁移。如永安堂国药店迁至东单。
为了便利顾客,在商业网调整的同时,在经营上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如有的居民区虽然撤点,但是增添了流动售货车,定时、定线、定点串小巷流动供应,将货物送上门去。为了照顾老弱病残,各商店还实行了分片负责,定期预约送货。对机关团体实行了电话送货,有的商店在晚间关门后增设了开窗售货,此外还想出了代顾客加工等方便群众的办法。在布店、百货、副食品等行业中,重新调整了货位,采用了敞开式售货,便利了顾客挑选。
这次调整商业网,不仅便利了群众,同时也是商业企业本身的一项重大改革。这次改革对全区商业网统一进行了安排,减少了管理机构,加强了企业之间的协作。如全区药材原料加工方面,同仁堂有切片机、磨粉机、打丸机,经常任务不足,设备利用率很低,而庆仁堂药店的加工设备很落后,用小驴拉磨,这次合并到同仁堂加工厂统一加工后,发挥了设备效率,并保证了药材的质量。统一调整商业网后,还解决了长期不能解决的职工生活福利问题,职工们有了休息室、食堂,为执行一班顶到底的售货创造了良好条件,鼓舞了职工们的工作积极性。
依靠群众定点
调整前门区商业网,是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广大职工和居民经过整风运动后,社会主义觉悟有了提高,职工们贴了八万多张有关人浮于事、要求并行并店调整商业网的大字报,居民们提出了五万多条有关商业方面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前门区有关领导部门根据广大职工和居民的意见,组成了工作组进行了对商业网的调查、摸底,然后发动职工群众讨论,让群众定点。具体作法是在商业集中的主要街道的大栅栏、前门大街,首先由工作组根据现场了解的房屋设置,参考过去顾客的习惯,以及销售情况,提出设点意见,交各阶层群众进行讨论,最后订出规划,经过反复修改确定最后方案。
在居民区,采取了群众定点,三次会议定案的办法。第一次会议向职工同街道居民委员会主任、商业监督员及部分居民,分别把调整商业网的意义和目的向他们交代清楚,分别组织讨论,并请群众自己先提出建点、迁、并的设点意见。第二次会议,工作组根据职工、群众所提意见结合实际调查情况做出调整商店分布图。而后同群众、职工分别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意见不一致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统一认识,这次会上基本上订出了方案。第三次会,是在撤点周围召开家庭主妇的小型座谈会或进行个别访问,征求意见,当部分群众有意见时,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进行修改,群众同意后就可以肯定最后定案,随后再作调整。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定点的结果,有许多领导上考虑不周到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如骡马市大街第四副食品零售店原来考虑要撤掉,经过群众讨论,撤了后,许多居民要过马路,下雨天买东西更不便利,根据居民意见又保留了下来。煤市街居民集中区德骤成副食店,原来保留不动,群众意见是商品不全、不便利,根据群众意见扩大了货场,增加了品种,便利了群众。群众在讨论中,主要提出四个问题:一、怕商品不齐全;二、怕零售起点高;三、怕买东西过马路;四、怕商店离得远。经过商业网的调整和改革经营,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全区方案公布后,受到了多数职工和居民的拥护,但是也有少数中层干部、职工和私方人员存有保守思想和本位主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