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学习穆桂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27
第4版()
专栏:

学习穆桂英
周成
星期天到北京建国门外未来的东风湖上去挖土,见许多女同志争先恐后,尽拣重活儿干。沉重的担子搁在肩膀上,却健步如飞,真正不亚于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怪不得广播员在表扬武松式的英雄人物的同时,不断提到这个那个女同志:“干活真卖劲,赛过穆桂英。”而且穆桂英们自己还不断挑战应战,也向武松们挑战应战。有位女同志上去对准扩音器表露她们缝纫社十几位绣花女工的心意,是要向全工地的英雄们比比干劲。条件中除了多装快跑外,还要改进工具,作出事半功倍的成绩来,等等。这种豪迈的气势震撼了每一颗心。她们,平日只是坐在屋里拿着针儿穿来穿去,运用的是纤巧的双手、心细如发的功夫。谁料一来到这宽广的建设世界,顿时力大无穷,勇气无限,智慧胜天。这真令某些白面书生汗颜。我觉得混身发热,竟立时生出了令自己也感到惊讶的大劲道来,火辣辣地投进劳动中去了。
像这样的工地,全国何止万千,会有多少个穆桂英出现?其实又岂止在这种工地上才有,在田庄、农场、工厂、学校、机关,到处都有。4月20日周总理到郑州市郊区燕庄乡关虎屯农业社,曾说:“好呀,你们这里的老年人和妇女都能干,真是老年赛过老黄忠,妇女赛过穆桂英。”(见4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现时代的我国妇女,工作不论性质,年纪不论老幼,几乎个个把穆桂英当作自己的榜样。就连北京宣武区一位六十九岁的家庭妇女刘文清,也向全市家庭妇女挑战说:“全国人民都在跃进,我们家庭妇女决不落后,一定要赛过中国历史上的穆桂英。”(见3月6日北京日报报道)
且不忙去考证我国历史上是否实有过穆桂英其人其事,因为谁都已经知道,穆桂英在杨家将传说中,从大破天门阵起,就一直是宋辽交战中的突出人物。天门阵是辽邦聘请高人摆下的一个凶险无比的坚固堡垒,宋营上下将帅云集,个个发愁,人人无策,谁敢去打,谁敢去破。不料小小穆桂英,竟然表示:“自幼儿学武艺深通兵法,纵有那千万阵也能斩杀。”故事发展证明,她并不是为了救杨宗保才情急夸下海口,也不是不自量力任意说大话,而是确实有能耐有本事。尽管“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不过是一种传说,但人民爱戴她,传诵她,而且不断丰富和充实她的性格,事实上她已成了我国劳动人民家喻户晓、有口皆碑的理想妇女的化身了。她深明大义,爱国爱民,有原则,通人情;朝气蓬勃,敢说敢为,有勇有谋;深通兵法,武艺高强。至于美丽、热情、正直、风趣等等,还在其次。
这样可爱的女英雄,当年不过一个,而且多半是理想;现在则已化一个为千千万万,变理想为现实了。而且当年穆桂英受时代限制,还不可能尽善尽美,现今的穆桂英早已青出于蓝,胜过多多了。这是因为,旧社会像无数根绳索,人民、尤其是妇女被捆得紧紧的,动弹不得,别说已经一点劲道也没有了,就是有劲也使不出。但新社会解开了这万道绳索,人民如鱼得水,妇女也能大显身手。你有劲尽管使出来,使不出也会帮你使。只要你不自暴自弃,就可能成为英雄。正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然而也还有极少数女同志,不知是还不习惯这种解放,还是迷恋于旧社会的绳索,总也不见使出大劲来。她们有的还在欣赏西施捧心的病态美,有的弱不禁风如林黛玉;有的干脆钻在小圈子里,同李清照一起“寻寻觅觅”,感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和轰轰烈烈的时代是多么不调和!我倒不是要否定历史上的或者传说中的这些人物,她们有可爱处,但是也有突出的弱点和缺点。这些弱点、缺点,我们现在一眼就能看出,然而却正是旧时代的文人、统治阶级所欣赏、赞美,定为妇女的典范的。谬种流传,遗害千古。今天,遗毒必须肃清,我们不要这些苍白的美和不健康的感情。谁如果还这样娇滴滴地,有一帖良药可治:到劳动中去锻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