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山村的号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29
第8版()
专栏:跃进之歌

山村的号声
屠岸
太阳已经落山了。在土木乡团结农业生产合作社里,我看见司号员注视着闹钟的指针,一秒,一分,到了七点半,突然铃声响了,司号员奔到街上,举起号筒,吹了起来,雄壮嘹喨的号声在山村的中心像洪水般向四面涌去;不一会儿,西街也传来了号声;差不多同时东街也传来了号声。三把号筒同时吹响,山村顿时活跃了起来。
社干部、生产队正队长全都集中到社部,煤油灯点得亮堂堂的。政治副社长老秦宣布学习开始,社会计老刘读起了人民日报社论,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外面,各生产队里也点起了灯,民校教师在小黑板上写着“农、业、纲、要……”学员们琅琅的读书声传到了街上。我往小学校走去,业余初中班正在那里上课。一进教室就见到比煤油灯还亮的电石灯照出了一个个男女青年脸上的劳动的红光。这个班在正式开课前,先突击两星期学习汉语拼音方案,由小学校的教务主任徐老师来教他们。今天教拼音字母歌,洪亮的歌声从那庙宇改建的教室门窗里往外面涌出去,吸引了不少孩子扒在窗口看。
八点半钟,号声又响了,下课了。我随着学员们走出教室。热情的青年农民向我招呼,向我笑。我们走到了街上。东风吹来虽然还有寒意,但我们的心中感到非常热;天上没有月亮,但我们的心中感到非常亮堂。我赶到社部去参加社干部的会议。平时开会,往往等人等到九点才开,如今八点半下课,立即就开了会。
当东风还没有吹到这山村,冰雪还没有化开的时候,我就曾跟老秦提起过如何在农民中培养遵守时间的习惯这个问题。从古以来,农民是日出而作(不一定日入而息),他们对睡懒觉的人特别不满。但要农民按时学习、开会却有困难。“为了跃进不怕累,不怕晚上多开会,苦战几年幸福来,插上翅膀往前飞。”这是今天农民的豪言壮语。这里说得很清楚:不怕累、不怕晚上多开会是为了跃进。然而有许多会开得人很累是由于大家不遵守时间。开会前好几个小时就在等人、闲聊中浪费掉了。要是既能跃进,又能保证休息,这不更好吗?生产要跃进,为什么培养遵守时间的习惯不能跃进?老秦也感到这是个问题,他提出的办法是打钟加上?喝。几个月过去了,习惯仍然未改。
4月9日,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社里成立了普及文化教育突击队,仅仅一天功夫,全社的学龄儿童全部报名入了学,青壮年文盲几乎全部进了扫盲班,初小毕业生有的进了高小,有的编入了业余高小班,高小毕业生成立了业余初中班,社干部也决定经常学习。组织工作都作好了,就等开课。几天过去了,没有按时上课,人到不齐,三三两两,拖拖拉拉。这不行!实现了普及文化教育的组织工作,这是一件空前的大事,但不能停留在这里!政治副社长老秦是个复员军人,他想出了个办法:看时钟,吹军号,社里有三个会吹号的,一把带头,两把跟上,把全村的学员都?喝起来。如果还有人迟到,第一次劝告,第二次辩论,第三次上报。这真是个好办法,第二天就立即行动起来了。
土木是六百多户的大村,一条街从东到西三里长。过去用打钟的办法召集会议,中间一口钟先打起来,东街西街的钟跟着打;但这里的钟都是古庙里留下的小钟,音量小。而号筒呢,不仅音量大,全村人人可听到,而且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领导上要求我们行动战斗化,组织军事化,用号筒来动员是最适当不过的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