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谈人造纤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29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谈人造纤维
高士其
在大力发展地方工业的浪潮中,贵州省遵义专区以及四川、陕西等地利用手工从野生植物和稻草中试制人造棉成功了(见3月16日人民日报)。这种人造棉成本又低,质量又好,生产方法又简单,而且可以大量生产。这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人造棉是人造纤维的一种。
要了解人造纤维的真相,先要懂得纤维是什么。
纤维是纺织用的原料。在自然界里,只有两种纤维可以供纺织用,一种就是植物纤维——棉花、亚麻、苎麻等;另一种就是动物纤维——丝和毛。
纤维的出身是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的保护者。一般说来,动物的细胞是没有纤维素的,只有植物的细胞才有。植物的细胞壁就是由纤维素组成,可见植物满身都是纤维素,它占植物身体重量的一半。
纤维素这种东西,化学家把它分解了而又分解,才知道它是由数以千计的碳原子联结而成的。当然在它的分子里也包含着别种原子如氢、氧等。它的长度比它的直径大一千倍,所以在显微镜下它显得又细又长。
纸张、细棉絮、线和布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东西,都是由纤维素所构成,细棉絮、布和线主要是棉花纤维所制成,它含有99%的纤维素;纸张主要是由木质纤维所制成,它含有40%的纤维素。
纤维素有一种特性,就是它对于一切化学溶液的作用都是很稳定的。这就是说:任何化学溶液都很难把它溶解。我们就是利用它的这种特性,把它从各种植物原料中分离出来。
如果我们把木质碎屑放在带盖的大锅里,加上碱水一道煮,锅里的压力保持在四至五个大气压,煮沸二十到二十五个小时之后,硬梆梆的木质就变成软绵绵的东西了。它所含有的其他各种物质都溶化在碱水里去,最后留下来的就是纤维素。
不过这样分离出来的纤维素因为太短,只能用来造纸,不能用来纺线。就是纺成线也是很不结实的。只要一沾水一点韧性都没有了。这是因为这种造纸的纤维是靠着表面的聚力而结紧在一起的。
要想造成结实的线,就应当用别种方法把这些纤维素分子结紧在一起。用什么方法呢?就是要把它们溶解,使它们一个个分开,然后再重新排列起来,而且要排列得很适当。
前面已经说过:纤维素是很难溶解的东西,目前,只有一种溶剂,在工业上使用可以溶解纤维素,那就是氢氧化铜的氨溶液。这种溶液当用水来稀释的时候,纤维素就很容易被分离出来。人们用这种方法来制造人造丝,这就叫做铜氨法。还有其他各种制造人造丝的方法如硝酸法,粘液法,醋酸法。
在第一个人造丝的工厂开始生产的时候,是用硝酸法来制造的。这种方法就是:把纤维素经过硝酸处理,变成了硝化纤维素,然后把溶解在酒精或乙醚中的硝化纤维素,通过0.1毫米直径的小孔压成了人造丝。但是,这种硝化人造丝和制火药所用的原料一样,都是硝化纤维,一受热就引起爆炸,因而不适合于制造衣料用。
目前,最普通的一种人造丝,就是用粘液法来制造的。这种方法是根据俄国伟大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理论而创造出来的。门捷列夫说:如果我们用苛性钠的溶液处理纤维素,它就变成碱化纤维素。再用二硫化碳处理,就变成一种新的化合物,叫做纤维素的黄原酸盐。这种新的化合物,能够溶解在稀碱液中,而变成粘液性的东西。这种粘液性的东西拿到纺丝机上,立刻就会纺出连续不断的丝线来。
用其他各种方法制造的人造丝,也得到相当的发展,但只有粘液法才是最经济的方法。而且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制造许多新的制品,例如人造发、人造麦秆、盛香肠的肠衣、玻璃纸、包装用具等。
用醋酸法制造成的人造丝,叫做醋酸丝。醋酸丝是由棉花纤维素制成的,它经过醋酸处理,变成醋酸纤维素。有许多化学溶剂如丙酮等都可以把醋酸纤维素溶解而制成醋酸丝。这个方法虽然简便,但它所需要的化学原料比粘液法多一倍而且价格还很贵,所以醋酸丝的生产落在粘液丝的后面,占第二位。
用酮氨法制造的人造丝,叫做酮氨丝。它的化学原料是非常昂贵的,它的生产还赶不上醋酸丝。但它的丝非常细,为其他人造丝和天然丝所不及,几乎像蜘蛛吐出的丝那末细,人们用它来制造的袜子非常薄而透明。
人造纤维工业生产的目的,是要把植物细胞的保护者改造成为人体的保护者。现在,我国贵州省遵义等地的人民,从稻草、树皮和野生植物中用最简便的化学方法试制人造棉成功,花钱少,见效快,产量很高,到处可行。这真是切合中国人民实际需要的一种新创造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