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应该红在农村专在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09
第4版()
专栏:问题讨论

应该红在农村专在农村
读了余志明同志给编辑部的信,我觉得实际上反映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红在农村、专在城市”;而且“红”似乎只要“一年半载”劳动得好就可以达到了。对于“红”是否“一年半载”就可达到,我不想发表什么意见,我只想就“专”在城市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下放干部不仅应该红在农村,而且也应该专在农村。下放干部学习农业生产和钻研农业技术正是红、专的必由之路。它能帮助我们树立热爱劳动、热爱农民、热爱农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改造我们轻视劳动、轻视工农、轻视农业的思想,从而进一步改变我们的非无产阶级立场、观点,坚定无产阶级立场和革命人生观。这是我们劳动锻炼的基本要求。但是,有的下放干部不是这样认识,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劳动不贪懒就可以红了,农村是没有什么可钻的,因此,对学习钻研农业生产技术不感兴趣,有的抱着本行业务书不放,还洋洋得意地说:白天红,晚上专。他们的逻辑就是在农村只能红不能专。这种思想和余志明同志的思想是一样的,显然没有正确地理解党的下放干部政策。
我觉得一个革命干部应该分配到那儿就要在那儿开辟自己“红”“专”的阵地;这是一个革命者的自觉行动。我从农村两个月的劳动锻炼中,深切体会到农村的知识是无穷的,到处充满了学问和经验,不但是“红”的熔炉,也是“专”的好场所。过去有许多不被人注意的问题或认为简单的事情,现在竟成了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拿担粪来说,虽然很大程度上拼体力,但也有技巧,也有杠杆的原理。
其次,我认为不但应该“专在农村”,而且还应该结合当时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社、队分配的生产任务来“专”,不能脱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更巩固的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也才能促进当时当地和社、队的农业生产,也才能锻炼我们的思想作风。有些下放同志虽然对农业技术很感兴趣,但学习不踏实,好高鹜远,往往单凭兴趣进行学习,不干本行的活。在劳动时间里,本来是刨地,他不干,而去旁的地里去练习耢地、耙地。有的同志多干几天相似的活就厌了,认为专不了。但是,农民兄弟长年累月尽干这些活并没有觉得腻烦。相反的,由于他们长期的从事生产劳动,不但使他们掌握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熟练的农业技术,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诚朴、踏实的优良作风。这正是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的。从劳动锻炼中,我还体会到踏踏实实的工作,不仅是“红”的过程,也是“专”的过程。
最后,我还认为下放干部要做到又红又专,除了积极地钻研农业生产技术外,还要积极地参加当地农业社的社会活动,给农民兄弟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讲党的各项政策,教农民认字,开展文娱活动等等。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活跃农村文娱生活,达到改造农村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上述社会活动,也可加强与农民兄弟的广泛接触,加深彼此之间的革命感情,久而久之,使自己思想上来一个大转变,可以达到改造自己的目的。
山西武乡县故县乡西灵农业社 全总下放干部 罗维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