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越南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对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13
第5版()
专栏:

  越南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对比
越南总理府财贸办公室主任 裴公?
现在,越南北方和越南南方处在两个不同的制度下面。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在按照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造经济。相反的,南方则还处在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政权的统治之下,并且正在变成一个由美帝国主义指挥的新型殖民地。
和平恢复三年来,越南北方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虽然在土地改革中犯了一些错误,但基本上取得了胜利,它使劳动农民分得了八十九万五千公顷土地、十万多头耕牛和很多房屋。这就是说,在北方残存的封建残余已经永远地被消除了,而为农业准备跨入新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开辟了道路。农民继续组织起来,发展变工组和生产合作社。到1957年底,整个越南北方已经有八万五千个季节性的和常年性的变工组(注)以及四十四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的说来,由于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组织农民成立变工组,北方的农业生产不但已经恢复了战前1939年的水平,而且还远远超过了这个水平。1956年,北方稻米的生产已经达到四百一十三万二千吨,战前任何一个丰年也从未超过三百五十万吨;每公顷平均产量已经达到一千八百二十公斤,战前的丰年也不过一千五百公斤。1957年,尽管遭受了旱灾,稻米的收成还是达到了三百九十四万七千吨。在过去北方生产的大米是不能自足的,而在最近几年已经能够输出数量相当大的一部分大米。1957年出口了十八万吨大米和四万吨玉米。这是经济稳定的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它为北方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反的,在越南南方,吴庭艳政权遵照美国的指示,颁布了关于所谓“土地改革”的各项谕令,来逼迫在抗战时期从革命政权分得公田的农民向吴庭艳政权交纳地租。在抗战期间革命政府曾暂时交给农民耕种跑到法军占领区的地主的土地、越奸的土地和法国殖民者的土地,而现在吴庭艳政权也迫使农民向地主交地租,或者订立合同,出钱购买。对于那些农民在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从地主手中收回的土地,现在要退还给地主。吴庭艳政权“土地改革”政策的实质,主要是恢复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更为露骨的是,他们竟迫使交纳公田地租;这种做法以前法国殖民者在越南南部和中部以南地区都未敢如此。美国—吴庭艳在“土地改革”中的政策,一是恢复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二是在需要的时候把地主阶级资本主义化,以便于同它勾结来反对人民的革命运动、特别是农民的革命运动。吴庭艳及其狐群狗党,企图逼迫农民订立合同,购买七十万公顷以前实际上已经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这是南方农民和地主之间斗争日益尖锐的原因。有的地方已经发展成为武装冲突。也正由于这个原因,而南方土地还抛荒很多。
最近几年的农业生产更加衰退,主要是由于社会因素决定的。战前,1942年南方稻米的产量曾达到三百七十一万九千吨。但是在和平恢复三年来,尽管吴庭艳强迫和诱使人民开荒,而产量也只不过三百五十万二千吨。大米的出口,1939年达到一百六十七万二千吨;而在1957年,吴庭艳经过最大的努力,也只出口了十八万八千吨,在战时1954年还能出口十七万六千吨呢。这就是说,大米的出口只有战前的九分之一强。这是南方农民购买力降低的一个很大原因。今年,加上大歉收,农民的购买力还将要进一步下降,并且对南方政治和经济将有很大的影响。
关于橡胶的生产,从外表上看来好像增加了很多:1953年生产了五万一千吨,1956年生产了七万吨,1957年生产的还多些。但是,相反的,橡胶的种植面积却在逐年减少:1953年达到十万零五千公顷,到1957年只有六万二千三百公顷了。大家知道,橡胶种植园有十分之九是属于法国资本的。这种越来越多地采取橡胶汁和橡胶面积日益减少的开采方法,是使资本迅速转回法国的盲目的开采方法。这种开采方法将使南方经济遭到很大的损害。
关于越南北方的工业,尽管在战争时期和对方撤军时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但和平恢复三年来已经基本上恢复了。与1939年比较,煤的生产增加了42%,锡增加了18%,火柴增加了27%,纸增加了43%,电力以及棉布、绸子的生产和磷灰石的开采也都超过了1939年。在经济恢复的同时,有五十多个新的工业企业已经在北方各地建立起来。1957年与1955年比较,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增长四倍,生产消费品的工业增长二十四倍,这是一件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事情。手工业也迅速地恢复了。手工业生产者也组织了拥有四万八千人的五千四百个生产合作组,这些生产合作组在1957年的产值为三百一十亿越币,占手工业总产值的12%。
如果计算一下国营和私营工业和手工业的总产值,在1957年已经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33.3%。与工业和手工业总产值比较,国营工业的产值已经占24.6%。总的说来,北方工业已经为巩固国民经济的独立建立了稳固的基础。
相反的,在越南南方,外国商品大量地涌入,所以不但战前的工业没有恢复起来,而且一般说来工业和手工业正处于衰退的趋势。
协和制糖厂以前每年生产一万吨糖,而现在下降到每年仅生产两千吨了。堤岸、平西的各碾米厂,战前是机器不停地转动,现在因为大米的出口只等于以前的九分之一而陷于没有足够的大米来碾的状态。由于成千万公尺的外国布还堆满仓库卖不出去,越南南方有三分之二的纺织厂缺少工作,并且有四分之三的手工织布机不得不停工。战前南方有六百家制糖作坊,产糖四万吨,现在因为每年进口五万多吨美国糖而只剩了一百二十家,产糖一万一千吨。
南方资本家的小型工业工厂虽然有二千一百三十五个,但资本只有二万五千七百万元南越币;如果同外侨的六百六十三个企业(大部分是法国资本的和华侨的)比较,只等于这些企业的三十分之一,要是以机器的数目来比,也只等于十五点五分之一。这一点说明了南方经济,包括银行和原料方面,还掌握在外侨资本的手中。
关于商业,在越南北方,在经济恢复的三年中一天天地增长。商业零售总值:1955年是五千零四十亿越币,1957年增加到一万零二百二十亿越币。如果把1957年第四季度计算在内,则国营贸易、合作社和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零售额已占零售总额的51%。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以1955年为一百,则1956年增加到171%,1957年为141%。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量也增加的很快:1955年为二千一百七十四万卢布,1956年为一千五百万零二千卢布,1957年为五千七百一十四万卢布。
相反的,越南南方在对外贸易上正处在入超日益增加的情况下:1955年入超六十七万八千八百万元南越币;1957年入超增加到七十三万一千七百万元南越币。南方资本家的一个组织“越南南方工业总会”也承认:“在过去整个一年中,南方工业界处在令人极其悲观的境地,国内产品遭到了外国货的剧烈竞争,似乎是被从自己国家的市场上淘汰出去了。人民的购买力一天天地下降,货物滞销日甚一日。生产者已经走到竭蹶的地步……”。
在农村里,农民由于正在进行反对地主和吴庭艳政权夺取田地阴谋的激烈斗争而不能安心生产,再加上旱灾而得不到任何的帮助,这些都造成了庄稼的歉收。在城市中,有53%的工人失了业,手工业者遭到破产,工厂倒闭,再加上还要愈来愈多地给吴庭艳的战争预算缴纳赋税,(1957年吴庭艳的战争预算,有40%依靠外援,人民被吴庭艳逼迫交纳的部分已增加到60%,1955年只有35%)这就使得各阶层人民的购买力降低,生活窘困。
货物销售不畅,1957年底在各仓库中还有八万吨滞销货物,到现在,仓库中的滞销货物更加多了起来。因此可以说,在美国日益加多地把滞销货物倾泻到南方的情况下,南越人民、尤其是农民的购买力则日益下降,因而南方的工业资本家以及此后连商业资本家也将被拖上破产的道路。
由美国在幕后操纵的“土地改革”政策和使南越军事化的政策,是南方经济衰退的深远的原因。目前美国的经济危机情况以及南方的歉年景象,使农民的购买力更加降低,这是一些使南方经济走向更加深刻的危机的新因素。
越南北方的经济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并且正在发展的道路上前进。相反的,越南南方的经济则处在困难的境地,日益趋向萧条,并且这种情况日益严重。由于两种经济是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制度上,所以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北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鲜明地给我们显示了出来。
在这里,可以借用“孟买新闻”的一段话来概括地作一结论:“吴庭艳非常不满意于越南北方在发展工农业的道路上正在稳固地大踏步前进……而在这个时候,在南方则是枪炮遍地,到处充满着紊乱和压迫……吴庭艳完全违背了南方人民的利益……”。让我补充一句,吴庭艳违背了越南人民的利益,违背了他的祖国的利益。
(注)1958年初,季节性和常年性的变工组已经有十万多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