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大搞群众运动才能多快好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15
第2版()
专栏:

  大搞群众运动才能多快好省
  中共陕西省委员会第一书记 张德生
贯彻执行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只有大搞群众运动,才能多快好省。在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陕西地区一年多以来,经过了伟大的整风运动,人们的相互关系大大地改善了,思想大大解放了,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了热火朝天的群众运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跃发展,显示了群众运动的巨大威力。解放前几千年只修了三百多万亩水地,解放后八年也只修了六百多万亩水地,而在去冬今春规模壮阔的水利运动中,就修了一千五百多万亩,等于全省每个农村人口新增加了一亩多水地,汉中专区不到一个月就实现了水利化。在群众性的农业技术改革运动中,“活鲁班”到处涌现,仅关中地区群众创造发明的各式各样的改良农具就有两千多种,从播种到收割、从山区到平原都有了改良农具。农业耕作技术有了进一步改进,今年小麦大丰收大有希望。全民办工业的运动,已经广泛展开,在很短的时间内,新办起了三千多个小型厂矿。原有的国营和地方国营厂矿,今年第一季度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七点九。每天都有创造新纪录、冲破旧定额的捷报。西安第一航空技工学校开展勤工俭学运动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扫除文盲和消灭“四害”以及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运动等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着。无论城市和农村,机关和企业,学校和军队,到处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洋溢着欢乐的歌声。
目前,陕西地区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正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鼓舞下,为实现“苦战三年改变全省面貌的二十条奋斗目标”而战斗着。三年内,我们的粮食、棉花和油料的产量将增加一倍以上,农业社的生产和收入将超过当地富裕中农;广大群众的文化技术水平将普遍提高,社社有八员(农业技术员、水利技术员、林艺园艺员、农械员、接生员、保健员、兽医员、配种员),乡乡有中学,社社有小学,青壮年无文盲,城乡无“四害”。地方工业产值到一九六二年可以超过农业产值,全省工业化的基础就可以奠定了,农业耕作基本上实现机械化,大部分农村电力化,农民群众盼望的“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在大多数地区将会变成现实。
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跃进,促进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高涨,就必须走群众路线,大搞群众运动。走群众路线,大家的事大家办,这是我们实现任何革命任务的一条根本路线,也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根本路线。而大搞群众运动正是完成革命和建设任务的主要方法,也是走群众路线的主要形式。有人认为,在革命时期,可以大搞群众运动,在建设时期,似乎不需要或者不可能大搞群众运动了。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革命是千百万群众自己的事,建设同样是千百万群众自己的事,都应当最大限度发挥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大搞群众运动。我们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要同帝国主义抢时间、比速度,慢腾腾地、按步就班地办事情是不行的,只有鼓起干劲,打破常规,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建设事业的全面跃进。而大搞群众运动,正是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保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方法。特别是今天的人民群众,已经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得到了解放,敢想敢说,敢作敢为,在改造自然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千百倍地增长了,群众运动的力量就显得更加强大。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大搞群众运动,才能多快好省;不大搞群众运动,就会少慢差费;只要充分深入地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过去多少年办不到的事情,在短时间内甚至只要几天就办到了。我们在合作化以后到去年冬季以前,由于兴修水利没有形成广泛深入的群众运动,结果全省一年零九个月只扩灌了三百六十一万亩,每亩平均还要国家投资两元多;而去冬今春大搞了群众性的水利运动,七个月就扩灌了一千五百多万亩,国家并没有花多少钱。汉中专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人畜同居、人无厕所、灶无烟囱等习惯,长期不能改变,最近开展了移风易俗运动,百分之九十五的农户实现了人畜分居,有些乡两三天就实现了人有厕所、猪牛有圈。其它如精简机构、消灭“四害”等工作,没有一项不是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后,才收到了宏伟的成果。
也有人认为,领导农业生产可以搞群众运动,领导工业生产似乎不能搞群众运动;阶级斗争可以搞群众运动,技术革命不能搞群众运动,甚至有人慨叹“运动之风何时了”,这些看法也是不正确的。解决不同性质的问题,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搞工业生产应当不同于农业生产;搞技术革命应当不同于阶级斗争,这是肯定的。但是,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却是一个根本的方法。在厂矿中,大搞群众运动,不仅不会影响生产计划的完成,而且会促进生产计划提前完成或超额完成;不仅不会妨碍必要的均衡生产,而且有助于积极的均衡生产。事实证明,厂矿中的整风运动、增产节约运动和先进生产者运动,都对提高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于技术革命,同样要走群众路线,大搞群众运动。既要重视专家的作用,更要重视广大群众的力量和智慧;专家也不能脱离群众,否则,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专家。目前,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农具改革运动,正是从群众中发展起来的,成千上万个“活鲁班”也是从工农群众中涌现出来的。这又说明,进行技术革命,只有大搞群众运动,才能够产生大量的发明创造。
有人讥笑我们是“靠运动吃饭”,是“运动员”。是的!我们正是要靠群众运动来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正是要当个社会主义建设运动的先锋队员。我们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不断革命论者,过去,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是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现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时期,仍然是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过去,我们依靠群众运动,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今后,我们还要依靠群众运动,去赢得建设的胜利。
搞群众运动,必须做到具体、鲜明、热烈。毛主席远在一九二○年就曾经指出:人类社会中无论那一种运动,都应该具有具体、鲜明、热烈这三个条件。毛主席的这一论断,至今仍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为了达到这些要求,从陕西地区群众运动的现状来看,当前应当强调的是:
任务要明确,措施要具体,要善于集中最大多数群众最普遍、最迫切的要求。一九四四年毛主席号召延安市人民开展的“十一运动”——每户有一年余粮;每区一个铁匠铺,每乡一个铁匠炉;每乡一个民办学校和夜校,一个识字组和读报组;每区一个卫生合作社;每户种活一百棵树等——就是一个范例。我们根据这种精神,在今年提出了“苦战三年改变全省面貌的二十条奋斗目标”,很快就成了家喻户晓、人人动手的行动口号。商雒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和一百棵经济林木的运动,就是由于任务明确、措施具体,很快地超额完成了任务。如果任务不明确,措施不具体,或者只有先进的指标,而没有具体有效的措施,运动就往往容易形成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空空洞洞。
运动要有规划,有节奏,始终注意保持群众旺盛的情绪。安康县今年在农业生产方面,根据全面跃进的精神,规划了水利、积肥、春耕、夏收夏种、秋收秋播、除“四害”等二十个“战斗”,并且对运动的高潮与间歇、战斗与休整,突击工作与经常工作,注意了适当地调节。这样做,就会有利于保持群众的旺盛情绪,使运动的发展热烈、有力。如果不注意必要的休整,不爱护群众的热情,运动就不可能健康的发展。
广泛地组织比赛,正确地发扬群众的集体荣誉感。造成处处争先进、人人赶先进的风气,使运动广泛深入、有声有色。在比赛中,树立先进旗帜的作用很大;突破薄弱环节,使后来者居上,作用也很大,它既能给后进的鼓足干劲,又能促进先进的更加先进。像陕北老区,过去一个时期工作进展比较迟缓,但在去年以来,工作有了显著变化,榆林专区群众去冬在零下二十多度,奋战一月,打成旱井四十万眼。榆林县出现了亩产千斤的大面积丰产沟,延安专区成为全省第一个“四无”专区,对全省其它地区的工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组织比赛,要着重表扬先进,传播先进经验。表扬先进实际上又是批评和激励落后,并且不致挫伤群众的积极性,群众把它叫做“文明的批评”。组织比赛,既要比多快,又要比好省,提倡不务虚名,讲求实际,防止形式主义。
上面只是简单说明如何使群众运动做到具体、鲜明、热烈的一些问题。当然,搞好群众运动的根本问题,还是党的领导问题。这里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加强政治思想工作问题,首先是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问题。粉碎那种“不敢想——不去想——不敢想”和“办不到——不去办——办不到”的保守主义的公式,提倡大胆地想、放手地干。那些老脑筋、老规矩、老作风、老习惯、老步伐丢不掉,新思想、新章程、新风格、新创造、新干劲就兴不开。思想不解放,就不敢创造,不能跃进。还要善于把党的决议变成广大群众的行动,反对任何形式的强迫命令,更加广泛地采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方式,提倡做什么,鸣辩什么,不断地提高群众参加运动的自觉性,不断地发挥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群众感到越干越有兴味,越干越有劲头。
一九五八年五月七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