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阅读
  • 0回复

书记挂帅 全民动手 从小到大 江西地方工业一日千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16
第3版()
专栏:

  书记挂帅 全民动手 从小到大
江西地方工业一日千里
新华社南昌14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久泽报道:江西省地方工业的发展势如破竹,一日千里。现在全省动工兴建和已经建成的工业企业共有一万五千多个,平均每个乡有三个。全省地方工业遍地开花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一下子办这样多的厂,对工业基础薄弱的江西来说,困难是可以想见的。但是实践证明,群众的积极性可以把一切困难克服掉。资金问题,全省现在已经超额完成了省委提出的集资两亿元的任务。设备,除了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力大量制造以外,群众创造出了成千上万的解决设备问题的土办法和半土半洋的办法;群众用土办法办起了化肥厂、饲料厂,也开采了煤矿。瑞昌县二十多个农民花一百多元钱买了七把挖锄、六只拖斗,筹备了三天,就建成了一座煤矿,并且在十多天中开采出了无烟煤十万斤,产值等于全部投资的八倍半。九江县办饲料厂没有万能锤击机,农民就用村里的石碾石磨代替。樟树办骨胶厂所需的蒸锅当地不会用铁板制造,人们就想出办法改用生铁浇铸。至于技术工人和劳动力问题,群众中的潜力更是无穷无尽。这个时期,各地“土专家”风起云涌,仅临川、资溪两个县,在短期内就发现和培养了办各种工业的“土专家”两千多人。波阳县饶埠农业社今年要自办农具修配、淘金、颗粒肥料等十七项工业,除资金完全自筹外,技术力量也全由自己解决,他们社里办这些工业的“土专家”已有四百一十二名。群众办工业的劲头鼓起来以后,过去许多为地质队所没有勘探到的矿藏,现在也被发现了。
在提出大力发展地方工业的号召和要求开始,中共江西省委就一直强调并且反复向干部讲清了发展工业的群众路线,和地方工业以服务农业、以小型为主的道理。有些地方并发动干部进行了多快好省和少慢差费的两条建设路线的辩论,统一了思想。在这个基础上,省委规定了几条依靠群众办工业和贯彻多快好省建设路线的原则:一、建设规模坚持由小到大,先从小的搞起;二、工艺设计由简到繁,先搞简单的,从手工业或半土半洋搞起;三、厂房、办公室因陋就简,原则上一律不建;四、强调资源综合利用,多办小型的联合企业,使物尽其用,人尽其力。同时,省委和各级党委都采取了书记挂帅的办法,由一个书记专门管工业,以加强工业建设的政治领导。在省委和各级党委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地方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干部和群众的热情引导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上,积极性更加高涨了。这时,各地首先抓紧了兴办大量为农业服务的小型厂矿,并根据矿产资源及野生植物资源情况,大力兴办规模小、投资少、收效大的采矿、冶炼和土特产加工工厂。这些厂矿大多很快建成并投入生产,有些是边建设边生产。因此,它们有力地支援了当前农业生产大跃进,增加了农民收入,得到了农民的热烈欢迎,从而更加鼓舞了群众办工业的积极性。现在,全省平均每天建成投入生产的厂矿达一百五十多个,动工兴建的厂矿达三百四十七个。
现在的问题是,在加速建设的同时,怎样把新建的县、乡小型厂矿管理好,巩固起来,并从中创造经营管理的经验。中共江西省委正在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