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是草,也是宝——广西利用野生植物的一些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17
第3版()
专栏:

  是草,也是宝
  ——广西利用野生植物的一些问题
  本报记者 周静宇
满山遍野,俯拾皆是
在广西,到处是各种繁茂的野生植物,随手拈来,就可以变成工业原料。商业厅的负责人说:广西的野生植物原料不比四川少,四川有的,广西都有,四川没有的,广西也有。现在已经发现的,至少有六百多种,可惜大部分没有利用。
广西的野生油料,几乎俯拾皆是。从种类来说,估计至少有一百三十多种,从产量来说,大约一百万担左右,据粗略估算,仅山苍子一项,年产约三十万担,含柠檬醛70%以上,含油量比别省的高。山苍子的经济价值很大,皮可以蒸香料油,种子可以榨脂肪油做肥皂,麸饼跟花生饼差不多。有一种乌桕子年产约一万四千担,含油率达34.25%,可以作肥料及硬化油用;另外,横县及其他地方还发现一种黑榄仁,含油率达60.16%,可以食用。广西商业厅今年计划收购各种油料五十万担,同时提出了有油必榨、有籽必收的口号。估计收购结果,很可能超过预定计划。
在野生淀粉方面,广西已经收购采用的共有四百多种,主要有橡子、土伏苓、土太片、野山茹,年产约五百万担以上,今年计划收购三百万担。橡子核可以酿酒,每担出三十五度以上的酒五十斤,橡子皮可以熬烤胶,薄皮可以做碱砂,用途很广。宜山专区还发现一种黄狗头,样子同狗头差不多,每个有四斤到五斤,估计全专区年产约二十万担,可以食用,也可以做葡萄糖。百色专区田东县还发现一种山菠罗,有个区的合作社一天就收购了五千多斤,靖西县还发现了山马蹄,第一天就收购了十万斤。这个专区的酒,历年来都是从外地调来,今年,他们准备用野生淀粉酿酒,除了自给以外,还争取外调一部分。
至于野生纤维,更是数不胜数。其中属于树皮类的有红树皮、山棉皮、九层皮、沙树皮等三十五种,这些大都是不成林的灌木,砍了以后,生长很快。过去,他们收购这些树皮,大都用去打绳子。现在发现这些树皮都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据说,用红树皮造成封皮纸,装上水泥,从三层楼上扔下来,纸袋不会破裂。其次,属于野麻类的有野青麻、芙蓉麻、野波麻、巴蕉麻等好多种。前两种可以做哔叽的原料。去年,宜山专区外销野生麻共十六万担,比家生麻的数量高出四倍以上。还有属于野草类的有龙须草、茅草、芭芒草等等,年产至少四百万担以上。
野生植物药材,广西也很多,其中有些是进口药制品的原料,像印度制的治高血压的“寿比南”,是我国进口药品之一,它的原料罗夫木广西很多。今年广西商业厅准备收购各种药材两千万斤到两千五百万斤。
国务院关于利用和收集野生植物原料的指示下达以后,广西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品种发现,有的能叫出名字,有的既叫不出名字,也不知道用途。
两大难题——技术和加工
广西的野生植物原料虽然很多,但本地直接利用的却很少,绝大部分要向外省推销。也有向外省推销有困难的。譬如,宜山专区年产龙须草三十万担,本地梧州纸厂用得很少,桂林纸厂还没有采用,只好运往上海和武汉。这是一种畅销品;但是,这个专区的茅草却不是那么好销,全专区年产茅草约一百万担,只销出十万担给上海一家造纸,远路迢迢,千里运草,谁都不愿意干。据专区商业局的同志说,专区有年产五十万担的巴芒草,到现在还没有找到销路,结果将会当柴火烧掉。这个情况说明解决就地加工问题,实在刻不容缓,如果把所有的原料就地加工变成半成品,就可免除许多物资的损失。
跟加工问题联在一起的是技术问题。广西也曾力求利用一小部分野生植物原料,但由于技术赶不上去,产量和质量都较差。例如,广州酒厂用土太片酿酒,出酒率达40%,而南宁红星酒厂用同样的原料,出酒率只达30%。由于广州酒厂的出酒率高,利润多、成本低,有条件提高原材料的收购价格,掌握货源;而南宁酒厂却办不到。据说广西商业厅为了照顾本地工业生产,对于某些畅销外省的原料采取适当控制的办法。今年1月,商业厅曾指示宜山专区供销部门停止橡子外调,拨给柳州酒精厂使用,而柳州酒精厂对于这种新品种只愿以每担一元一分价格收进,还要运到柳州交货。但是,供销社的实际收购价格是三元到四元,如果外加运费到柳州,必然要大蚀其本。这样一来,原来准备外销的产品变成了积压,现在还有十九万斤橡子在仓库里生芽发霉,而柳州酒精厂到现在为止对于橡子造酒还不是那么积极,原因很多,技术上赶不上去,则是因素之一。
从协作上寻找出路
要做到大力采集和利用野生植物原料,广西迫切地需要技术支援。但,绝不能把广西的现有技术力量估计得太低了。就最近半年看来,广西工业科学研究部门做了不少的工作,他们试制成功了甘蔗人造棉,研究了巴蕉纤维的利用。商业厅也正在建立自己的化验研究机构,准备对新发现的野生植物作一系列的研究。问题在于各方面配合协作还很不够。特别是本地商业供销部门和本地工业生产部门的配合协作做得不够。供销部门单纯地从商业观点考虑外销问题多,而对本地区工业利用问题考虑得少;工业部门从当前的产品原料和生产问题考虑多,而对于发展地方工业,尽量利用野生原料问题考虑少。因此,已有的技术力量并没有充分发挥。过去商业部门对新品种的化验,只是建立在外销关系上,依赖上海、哈尔滨等城市,长途转运,花费时日,有许多产品因为等待化验和鉴定,常常错过了收购季节。所以,解决技术问题,除了同大工业城市订立技术合同以外,同时还要和本地区各有关部门协作。目前,广西领导方面正在解决这个问题。预计随着技术问题的逐步解决,广西地方工业和野生植物原料的利用将大踏步前进。
值得注意的苗头
最后,我想顺便谈谈在宜山专区听到的事情。宜山专区是广西土特产大量集中的地区之一。当我经过那里的时候,一个规模很大的土特产交流大会刚刚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人员有三百多人,有从东北哈尔滨来的,有从山西榆次来的,还有从东海边上一些城市来的。旅馆里,茶铺里,到处议论这次交流的情况。一个温州纸伞合作社的采购员主动地和我攀谈,我问他订了多少货?他说:很失望,思想不对头,我问为什么?他说,你不知道吗?“第一、价钱高,第二、要搭配(搭配腊肉等滞销货),第三、畅销货不卖。”他说完又补充一句,“大家意见很多”。我问:“提意见没有?”他说,“你去看大字报吧!”走进商业局,大字报确实不少。当我和商业局的同志谈起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坦率地承认:县区供销工作人员中确有人有赚钱思想,只顾增加土特产利润,不顾工业生产成本。但是,采购人员中也有高抬市价、抢购好货的现象。专区商业局正密切注意这个问题,教育干部从社会主义整体利益出发。据说,上述这种思想,其他地方也有,果真如此,那就值得提起有关部门注意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