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不让病虫损害小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19
第2版()
专栏:

  不让病虫损害小麦
  曾昭慧
部分地区麦田正遭受着病虫的严重为害。小麦秆锈病除了已在江苏省的苏州专区、南通专区等地陆续发生外,安徽省发展也很快,5月初旬,全省从南到北均有点、面发生,尤以皖南为重,并有逐渐向北蔓延的可能。
麦类赤霉病在江苏、安徽沿江地区已普遍发生,苏南部分县麦穗已有半数被害。根据望亭试验站观察,由于小麦抽穗期一般比往年早四天以上,病害发生提早十天,病害盛发期也可能提前在5月20日前后出现。这一情况应引起长江流域产麦地区的注意。
粘虫在各地已开始发生,根据江苏省新沂县检查,每平方公尺一般有一百二十头,密度比去年高两倍,虫龄达三龄的占57%,四、五龄的占20%。安徽寿西湖农场已有十余万亩小麦遭受粘虫为害。
这三种病虫,都是具有毁灭性的,如不抓紧防治,将会造成重大损失。
在大面积上防治秆锈病和赤霉病,还是一件新事情。为了保证作好这一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充分做好药械供应和掌握使用技术。不论用石灰硫磺合剂防治秆锈病或用赛力散、消石灰粉防治赤霉病,都要做到充分混和均匀,喷布细致、均匀。其次是抓住有利时机,打得准、打得狠。特别在今年药剂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一定要把药剂用在“刀口”上。防治药剂应集中使用到容易感病、晚熟的品种上和低洼潮湿、生长旺盛发病较重的麦田。例如“南大2419”、“玉皮”、“马丽英3号”等改良品种容易感染赤霉病,应当喷药防治;地方品种和早熟种发病轻,就可以不喷药。在小麦开花后到糊熟初期这个阶段,遭受秆锈病和赤霉病的损失最大,也是最易感病的时期,所以应抓住这个时机喷药防治。在防治病害的同时,还要加强栽培管理,排除田中积水,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扑灭粘虫,采取药剂防治和人工捕打的办法都可以。在药剂不足的地方,应组织人力捕捉,做到及时歼灭,不使扩大蔓延。
目前江苏、安徽两省的小麦病害经过群众大力突击防治,已取得初步战果。江苏省南通专区组织了七十万人向病、虫、雨涝作斗争,南通县在两天中便防治了十八万亩秆锈病和赤霉病。这个省的太仓县组织了两千八百多个战斗队和一万五千多架喷雾器,防治了五十多万亩小麦。他们的决心是:“不让病害蔓延,不让虫害抬头,连续战斗,彻底消灭”。
消灭小麦病虫害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这一仗打得好与坏,对今年小麦丰收的影响很大。我们应该抓紧时机,开展群众性的查病虫、防治病虫运动,保证把长得好的麦子收到手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