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19
第3版()
专栏:

  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中共河南省焦作市委书记 张超
焦作煤矿开展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的全面大跃进,今年第一季度的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一点九二四吨,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平均效率提高50%以上。今年可以不增加一个工人,较去年多出煤七十万吨。按照煤炭部公布的数字来看,这是全国最高的生产水平,也是提高的比例较大的单位之一;成本每吨煤可以降低到六点八元,上缴国家利润将要超过以往任何的一年;矿工们已经做出了和将要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经过整风改善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提高了经营管理,初步开展了技术革新运动,把政治思想工作和经济工作密切结合起来的结果,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关系
所有制的改变,为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但是我们的管理人员和脑力劳动者,还带有某种程度的国民党作风的残余和官气,和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还不易得到群众的充分信任,因而妨碍了一部分工人和农民用国家和企业主人翁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主义的劳动。确实是这样的,企业整风中每次大鸣大放,相当大的数量的大字报提出了在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的问题,工人说干部是:“坐在办公室,活像个大老爷,下井转一圈,两元五毛钱。”充分地反映了关系的不够协调,刻画了我们的官气歪风。过去每次的整改都反复地进行了检查,领导干部虽然承认了错误,但下不了决心。有的怕下去干不了活工人不愿意,有的说体力受不了,还有的说有点“害羞”。一句话,劳动光荣与工人平等的思想没有完全确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针对这一思想开展了争论;一方面领导带头下水;最后终于分班分批走出了办公室,跟班劳动,到生产中去领导生产。李封矿长在生产中真正地体会了群众意见的正确,决定改老采为新采,煤的回收率增加了30%多,效果很好。基层干部带上钳子工具,在生产中处理事故,解决问题。他们的口号是“钳工化、电工化,掌握了技术好当家”。干部转变了,工人高兴了,敲锣打鼓送喜报,干部身上戴红花。各级干部坚持了三班制,夜晚不回家,井上不方便,就在井下值班。那种晚上有人生产无人处理问题的现象改变了,那种晚班少出煤的情况也转变了,大大增加了煤的产量。这样的做法给处理紧急的事故也作出了新的榜样。3月23日是那样可怕的一天,中马村井下突然涌出了每分钟一百多吨的大水,两个多小时就全部把井淹没了,井下的三四百工人,有的乱成了一团,无所适从,有的还在远处工作,什么也不知道,正好党委书记和处长在井下办公,在水大无法抵抗的时候,他们号召党员先救人后上井,东奔西喊,在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就全部撤退到井上。在最紧急的时候,他们两个最后脱险,一次大的灾难幸免了,群众反映说:共产党救命人,整风就是好事情,多亏书记、处长在井下,不然天大的好汉也活不成。确实,像过去那样发生了事故,下边向上报告,上边不了解情况,下不了决心,返来复去,耽误了时间,那就会造成几十条或者几百条人命的大灾难,这种教训我们是有过的。这种旧生产关系残余的铲除,新的社会主义关系的建立,是在整风中进行了多次的批判检讨、思想觉悟大大提高的情况下产生的。每次运动都是从领导开始,干部带头,同时也带动了工人群众的思想运动,对四个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平均主义、个人主义)半条心(对生产任务半心半意),在工人群众中同样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经过批判,有的交出了多余的工具和用品,有的揭发了虚报冒领工具和用具,旷工缺勤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大大减少。好多人说:“办了亏心事,对不起共产党,本来是主人,办事不正经”。普遍地认识了四个主义没有一个主义劲儿大,半条心没有一条心专。他们说:“气儿顺,劲儿足,钱多钱少不用说,拼命流血咱不惜。”觉悟了的工人阶级气魄就是这样的伟大,去年平均日产六千多吨,还是同样的人数,今年提高到九千多吨。三十九号井刘仲采煤班每工效率达到五十多吨,创造了全国最高的纪录。一个人八小时采出十万斤煤,确实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无数的事实充分地证明了:革命的干劲,就是一种巨大的创造性的力量。
行政管理工作的新阶段开始了
生产管理是个复杂的组织工作,首先就是把全部劳动力组织起来合理地组织劳动。机构庞大,人浮于事的现象在整风中受到了严厉的批判。生产工效率很高,而全员效率很低,显然是一种很不合理的现象,工人们很不满意。但是领导干部总是想不通,改变机构怕对不了上边的口,减少人员怕办不完事;处长没有秘书怕没人写东西,科长少了办事员怕具体工作做不了。一句话,怕上边,怕动手,就是不怕下边,不怕影响生产。我们采取了群众讨论、大家定员,合并机构、讨论规章制度与一齐动手、互相结合的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局矿两级取消和合并了50%的科室,下放了五百多名干部。同时工人当中开展了整顿劳动组织的辩论,运用了兼成作业以老带新的各种方法,辅助工缩去了近六百人,这样一千多人投入了直接生产,提高了产量,当然要大大地提高效率,降低管理费用;其次,解决了一直是工人不满、干部苦恼的生产过程的中断和脱节的老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先进单位,从一个老的落后拖先进的不平衡,走上了新的大平衡的全矿井正规循环作业的新阶段。开始在我们的试验矿李封做出了榜样,他们两个工作面几个月来总是走二十八至三十个正规循环,90%的队组都能完成任务,出现了四高(产量高、效率高、掘进进度高、机械利用率高)、两低(含?率低、成本低)、一少(工伤事故少)的新局面,效率比去年同期提高20%多,接近每工两吨的水平。他们就这个问题专门组织了大鸣大放大辩论的群众性的专题讨论,发动群众提出建议二千多条,实行了分片负责和集中力量突击薄弱环节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了车辆的修理,提高了运转速度,实行了以产定车、和小时供车办法,车的运转率提高了38%,充分发挥了车的潜在能力,同时加强了准备工作,使生产能有良好的接替,过去经常有工人下了井无处可做工的现象,现在没有了;再其次,过去管理工作是领导没“灵魂”、制度当“统帅”;现在行政人员开始注意了思想工作,实现了讲道理互通情报,按情况办事的新的方法,真正实现了统一领导,所有科室和辅助车间一律向先进看齐,向先进平衡,以支持服务工作面生产为中心的全矿井大协作的新气象出现了,职能制的残余和为害基本上解决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阶段,从此开始了。这对于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起了极为有利的推动作用。
机械化自动化并不神秘
技术改革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环节,也是每次生产高潮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目前焦作煤矿以采煤机械化和机械自动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运动已开展起来了。几年来生产矿井的机械化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这些机械化程度增加,大部是由国家投资而装备起来的,但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很少的代价解决了较大的问题,成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过去景福有技术员和工人结合利用地形坡度和旧有设备,创造了井口自动爬车和自动滑行,节省了井口全部推动车工三十人,运输效率提高了三倍。工人杨万里同志创造自流选煤台、自动装车台等都节省了二百零六人,装车效率提高了六点八倍。今年以来,职工群众在推行了康拜因、截装机、螺旋支架、金属无脚棚等等新的机械之后,同样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康拜因采煤每工效率十二吨多,截装机有时可以采到十五吨。机械化当然先进,但更先进的还是自动化,这方面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王封井下一百至一百五十马力的电泵,已经实行了自动化,水大了自动排上井,水下了自动停止,不用人来管理;十五至一百马力的电绞车有十四台,无极绳四部、轮子五部,实行了远距离兼职作业;五个工作面的周轮机全部使用了连锁开关,这几样就节省了八十多个运转工人。估计整个煤矿全部推广,可以省二百多个人工。实践证明,机械化、自动化并不是那样的神秘。
在推广新技术中同样是与各种错误思想斗争的过程。如使用康拜因,因为技术关系,我们曾几次失败了,因而工程技术人员作个结论说康拜因不适用于厚煤层,焦作不能推广。去年小马村试用康拜因时,把康拜因当成个“配搭”,基层干部不想用也不敢说,工人说它是“绊脚石”、像个“丫”。在跃进的声浪中,群众的劲头指向了机械化这方向,矿委书记和矿长下了决心,开展了辩论,集中地批判了把采用新技术与完成生产任务对立的思想,有力地反对了技术上的右倾保守。一部分是先进的职工要求改装苏联造的顿巴斯型康拜因,以提高效率,但很多人反对说:苏联先进的经验,多少年证明的规格,你们简直是开玩笑;有些人还说:谁坏了谁负责任。我们认为技术是实践的创造,大胆地支持了先进职工的创议,把康拜因割盘由一点六公尺加高到二公尺,加长到一点三公尺,装煤部分也作了改进,坚决克服困难,使用了康拜因,3月上半月在四百零二中层工作面使用,连续走了十五个正规循环,效率由原来平均每工五吨左右,提高到九点五吨,最高达到十一点三吨,全员效率达到两吨以上。接着李封矿改造的截装机投入了生产,王封矿自己造的小火车头开始了运行,掘进康拜因、水力采煤设备已经投入试制的过程,一个新的技术革命的形势已经出现了。只要我们坚决地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方针总路线,我们就一定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