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甘肃地方工业采取新步骤 乘风破浪建设骨干工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19
第3版()
专栏:

  甘肃地方工业采取新步骤
  乘风破浪建设骨干工厂
本报兰州18日电 今年甘肃省各县、乡、社已经有三千五百多个小型厂矿投入生产,比原有厂矿多十倍。为了总结第一个阶段办地方工业的经验和安排下一步工作,中共省委从6日至13日召开了全省地方工业会议。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把新厂老厂和手工业同时抓起来,大力发展以地方重工业为主要内容的骨干工业,乘风破浪,把地方工业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会议认为,过去三个月所以能够办这么多厂矿,主要是由于全省各级党委贯彻了“全党动手,书记挂帅,积极依靠群众,全民大办工业”的正确路线。大多数厂矿都贯彻执行了“勤俭办企业”的方针,不盖新房屋,不要许多设备,管理人员是厂长、会计,又是工人。这些分散在农村的新厂矿,规模虽小,作用却很大。如天水专区新建的农具厂,短期内已经生产了各种车辆九万八千多辆,各种农具十八万多件,有力地推动农业生产的大跃进。
会议认为,先办小厂矿是对的。但是这些小厂矿还不能解决当前农村迫切需要的大量化肥、燃料、农业机械等问题,而且依靠这些小厂矿不可能在几年内使地方工业产值赶上并超过农业产值。因此,根据大中小相结合的原则,在继续发展县乡社办的小型厂矿的同时,还要注意建设县以上办的骨干工业。会议经过摆条件、算细账,决定今年全省新建二百三十六个骨干厂矿,到年底将有一百八十二个投入生产。今年全省新建的一百一十三座小高炉,在10月底以前可以全部出铁,今年就可以生产生铁五万六千吨。在兰州、天水、玉门等地建设的九个化肥厂全部投入生产后,可以年产氮肥、磷肥四十四万多吨,全省现有耕地平均每亩可施化肥十四斤。利用煤、油页岩和小油田建设的七座中、小型炼油厂,每年能够生产原油十四万六千吨。他如排灌机械、山地拖拉机、机床和制车子用的滚珠轴承,骨干工厂投入生产以后,也可以自给。
为了保证供应今后新建厂矿的设备,会议决定把大工业的机修车间、工业学校实习工场和原有的铁工厂、修配厂组织起来,成立煤炼油设备、氮肥设备、炼铁炼钢设备、机床等五个协作制造小组,制造成套小型重工业设备。会议认为,各级党委需要加强对地方工业的领导。各县委、地委都要指定一个书记负责领导工业。日内省委还将组织三个工业检查团到各地进行检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