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万斤山芋”见闻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20
第8版()
专栏:

  “万斤山芋”见闻记
  中共江苏省淮阴地委第二书记 罗运来
  “万斤山芋”吸引着我,我带着喜悦的心情去宿迁县访问了“万斤山芋”。
我首先见到县委书记李柏同志,他不等我问话,就大谈他的“万斤山芋”思想。他说,他在报上看到湖南、湖北有亩产三万斤山芋的奇迹,心就动了。后又听到泗阳农场有亩产一万零九十七斤山芋的事例,就认定山芋是增产的大头;要跃进,就要抓山芋。他向我算了一笔账:全县一百八十万亩粮田,如种五十万亩山芋,亩产一万斤,就是五十亿斤;以四斤鲜山芋折一斤粮,就是十二亿五千万斤粮;十二亿五千万斤粮等于二百五十万亩地亩产五百斤,一百二十五万亩地亩产一千斤,只要揪住山芋这一项,就可“粮满仓,猪满圈,实现千斤县”。
“万斤山芋可靠吗?”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访问了项里社老农谢玉发。这位老农告诉我,他曾在一亩麦茬地里栽上二千九百棵山芋,施肥四十担,收五千三百斤,有一眼大的,长五斤半重。我问他“一亩能不能收一万斤?”他说,现在社里选用良种,搞温床育苗,推行大垅双行密植,谷雨后栽插,每亩栽五千棵,施肥两千担,比我过去老办法早栽两个月,多栽二千一百棵,肥量增加五十倍,地挖得又深又透,每眼长十斤,就是五万斤;每眼长五斤,就是两万五千斤;每眼长二斤,还收一万斤。看今年的劲头,一亩十万斤也能收。这位老农以自己的经验,万分乐观地对我讲了这席话。
玻璃温床
我走过项里社,到了城西社。城西社的社房前面,有片大地,银光闪闪,那就是城西社山芋玻璃温床育苗场。这场有五十个温床,每床长一丈、宽四尺,和花房相似。一排排,一座座,面南背北地对着太阳,阳光照耀着玻璃,玻璃掩映着嫩绿的芋苗,煞是好看。
我走进场房,场长刘立山同志告诉我,开始社员对搞温床育苗,有不少顾虑,不少人说风凉话,说“山芋比人还享福,住玻璃房子。”有的说:“我们社员花钱,你们干部摆阵,不出苗就坑了。”我问他现在社员还有什么顾虑,他笑着说,现在嘴都倒过来了,不是顾虑山芋不出苗,而是顾虑今年山芋吃不了。和我同来的县委副书记严祖田同志告诉我,全县像城西社的玻璃温床,共有三万个,床床苗子都出的早,长的旺,预计每床可栽二十亩地;加上土床子,除本县五十万亩山芋可以得到早栽外,还可支援外县四十万亩地的山芋秧子。
试验田
在城西社玻璃温床场的旁边,有一块新翻的土地。在地的一边,已打好几行垅,这些垅就像许多条睡龙顺着头躺在那里——这就是县委山芋试验田。这块田是砂质土壤,去冬今春已深耕过三次,每亩施过河泥一千五百担,现又用人工深挖一尺五寸,准备再施杂肥五千斤作基肥。这些新打的垅,是3月10日县委开乡党委书记会议在这里推行大垅双行密植做的样子。垅高一尺,垅底宽二尺二寸,垅面宽一尺二寸,垅距三尺,每垅可栽两行山芋,每亩可栽五千棵。温床育苗时,乡党委书记在这块田里听过课,实习过温床育苗技术,现在又来听课,又在这块地上实习大垅双行密植的技术。这块地是贯彻“万斤山芋”技术的课堂,是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又红又专”的场地。在这块土地上,不但要出现山芋高产的奇迹,而且要培植出山芋的专家。
马陵山上
我访问过城西社,跨过运河,去晓店乡,路经井儿头。井儿头的高空,矗立着三个宏伟高大的建筑物,那就是即将完工的骆马湖节制闸、宿迁船闸、六塘河节制闸。与三大建筑物并立的马陵山上,葡萄伸腰吐芽,杨柳放叶成荫,新栽的小松树布满山岗。举目四望,只见麦浪似海,红旗飘扬。好一派生产大跃进的情景!
我走下山坡,到一块田头上竖有红旗的人群中看着整地。这群整地的人中有个青年,身着短袄,短袄的左前襟上,别上一块一寸见方的红布,红布上写着“万斤山芋工作队”几个字。我问他队长是谁?他说是县委的李书记和严副书记。在场的严副书记告诉我,山芋温床育苗时,县委抽调一百五十个干部,经过短期技术训练,成立山芋温床育苗工作队,现在温床已搞好了,县委又把这批人改为万斤山芋工作队,专做万斤山芋的技术指导工作。
在这个青年指挥下,整地的人把表土挖放在一边,然后又把表土下的深土挖上尺把深,施肥后,又把表土盖在生土上,然后就一面打垅,一面又在垅中施肥。垅很高大,和县委试验田的规格一模一样,我用根细棍,从垅顶一通到底,拔起来看,足有一尺五寸深。我量了垅底垅面的宽度和垅距,都合乎县委布置的技术标准。我问一个年纪大的人,为何把地挖这样深,把垅做这样大?这老人一手抹去额上的汗珠,一手握住手里的工具对我讲:“这是新技术,地不透,垅不大,就不能长出大山芋来。”“这样做劳力够吗?”“够!有了合作化,土地就能菜园化,人挖比牛耕的好,不够五天挖的。”这位老人,一面翻土,一面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严祖田同志告诉我,全县十五万亩春山芋田,都是按人工整畦、大垅双行密植技术进行贯彻的。从今天开始,全县每天要出动十五万人整地。我听了他的话,才知道今天布满田野的人们,都是在为万斤山芋而整地的。
黑碗下的早芋
一路走来,不知不觉的到了晓店乡。晓店乡的仇支书,领我到湖滨社看一块已栽下的早山芋。这块山芋是4月10日栽的,栽山芋的这一天,湖滨社就像办大喜事一样,周围男女老少都来看,看看未到谷雨就栽山芋的奇闻,看看每垅栽双行的技术,看看每亩栽五千棵的密植看看山芋大跃进,看看湖滨社的干劲。湖滨社的干群为了保护山芋幼苗的生长,全体社员拿出几千个黑碗,每天晚上用黑碗把山芋一棵一棵的罩起来,以防霜防冻。第二天太阳出来以后,又把黑碗一个一个的取下来,让那幼嫩的芋苗在温暖的阳光下成长。这种新奇的种植方法,古今中外都未听说过吧!但我是见到了,我见到了在黑碗保护下的一块早山芋,现在已挺起苗头,扎下根须,健壮地成长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