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求医”和“会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20
第8版()
专栏:

  “求医”和“会诊”
  彭澄
在高等学校的整风运动中,人们在交心和订红专规划的时候,创造了许多改造思想的新形式。其中之一叫“求医会”,就是由思想病患者主动地找些比较了解自己的人,开一个小型会议,请被邀请的人根据病情,进行会诊,仔细分析研究思想病的性质及其产生的根源,最后对症下药。通过这一形式,往往能使病情好转,患者既轻松愉快,医生也皆大欢喜。
这新型的“求医”和“会诊”,我认为它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人们要求改造思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高涨了。人们深刻地认识到:采取背地丢包袱、关门反省悔过的办法来进行思想改造是行不通的,因而主动地把思想摊开来,积极争取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以求分析批判深透,解决问题彻底。“求医会”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第二,同志之间的阶级友谊和互助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在旧社会里,“独善其身”、“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成为旧知识分子立身处世之道。今天却一反其道而行之,关心集体、关心同志已经逐渐成为社会风气。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业,人们把同志的缺点看作自己的缺点,一定要想方设法帮助克服。“会诊”这一形式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三,在改造思想工作上,贯彻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一个扁鹊或华陀,可以治好病人身体上的沉疴痼疾,但人们思想上的“疾病”要比身体上的疾病复杂得多,往往是一个扁鹊或华陀所不能为力的。“会诊”的好处,就在于能集中群众智慧,发挥集体力量,正确地诊断病情和探寻病源,做到对症下药。
“求医”和“会诊”这是一个加速人们的思想改造的新形式,我愿它能作为“双反”运动中的宝贵经验之一加以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