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关于“碰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23
第8版()
专栏:

关于“碰壁”
  白东桥
人们通常把在工作中吃了败仗说成是“碰壁”。“碰壁”常常是一个人的思想情绪的转折点。因此,正确认识“碰壁”的问题,在万马奔腾、旧规章、旧方法不断被革新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更有其重要的意义。
“碰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蒂却只有一条,即:主观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方法简单粗暴必然会在复杂的事物面前碰壁;但落后保守,抱残守缺也会在新事物面前碰壁。这两者的根源同样是没有充分认识客观事物。所以,主观片面是造成碰壁的主要原因。只要正确认识了这一点,才会吸收“碰壁”的教训,取得经验,矫正自己的错误,奋发前进,使自己更坚强,更干练。这是真正的道路。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些人明明懂得这些道理,但一遇到“碰壁”的实际问题,往往就失去了理智,不去深刻地挖自己主观思想的根,却把造成“碰壁”的原因一古脑推给客观。这样轻飘飘地一划而过,思想自然不会提高,错误自然克服不了,“壁”也会永远“碰”下去,而且会越碰越重。久而久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颓废消极的“小康思想”就自然产生了。
前些日子,当朝气勃勃的人们大举进攻三风五气的时候,一位年岁不太大的人在背后对一位青年说:“我对工作推、拖、有暮气,是经过许多挫折后变成的,你们这些人说不定将来会比我更厉害。”这种说法是十分错误的。错误的基本原因是太迷信于客观的作用了。工作是复杂的,有成功后的欢欣,也有失败挫折后的痛苦。如果你有正确的立场、观点,那么这“挫折”会使懦弱变得坚强;反之,它会使坚强变得懦弱、消极,关键在于个人的思想而不在于客观。
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因此,“碰壁”就带有某种程度的必然性。但是如果加强学习马列主义、再实践、再提高、再学习……有志于此的人,“碰壁”现象是会大大减少以致完全克服的。
“碰壁”不是好现象,我们不希望碰,但也决不害怕它,它也是我们的反面教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