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各种各样的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23
第8版()
专栏:小常识

各种各样的糖
宗蕊
我们祖先似乎是不大爱吃糖的。谈到生活必需品,往往只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解放后,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中“糖”所占的地位已超过了“茶叶”。由于糖的大量消费,制糖工业已成为轻工业中的一个重要部门了。
我们平日所用的糖,分为白糖,红糖,冰糖和饴糖。这里谈谈它们的出世过程:
白糖,就是普通的粗制糖,是先将甘蔗压榨成液汁,加入石灰澄清,再将澄清后的糖汁加热蒸发,叫浓缩含糖量50%的糖浆煮沸煎炼到一定的饱和点,结出晶体来。这个过程叫做“煎糖”和“分蜜”。然后用离心器把糖蜜和蔗糖结晶分出,所得到的结晶就是“一号糖”。分离后的糖蜜还含有12%—15%的蔗糖,可以重行煎炼成为品质较次的“二号白糖”,因它颜色带黄,所以又叫“粗白糖”。若把它做原料糖,再行溶解、澄清、脱色等精制手续后,就成为“纯白糖”,也叫做“精糖”。
红糖,制造的过程和白糖一样,但不经过“分蜜”手续。只在煎炼后拿出搅拌,放冷,使砂糖和蜜糖结成固体。因它含有糖蜜,所以颜色是赤褐色或黑色。红糖味甜,缺点是容易潮湿,在天热时往往会变成液体。另外还有一种叫“赤砂糖”,它的结晶比较大而完整,色泽光亮。这种糖是由普通的白砂糖着色而成的,但不含糖蜜,是红糖的仿制品。
附带谈一件事:习惯上认为产妇生了孩子应吃红糖,说红糖养分大能补血,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糖的主要成分是“醣”,能产生热能。但白糖里含醣98%,红糖只有93%。醣还含有少量的钙、铁、磷,是造血的原料,但在糖里含量并不多。就算产妇每天吃上半斤糖,也还远远不能满足她身体里所需要的钙、铁、磷。况且多吃了糖,反而有碍消化。实际上,醣在米、面中含量很丰富。产妇吃了米、面,就不一定要多吃糖,更不必大量吃红糖。
冰糖,是蔗糖的结晶。只要将原料糖澄清粗制,或把高级的精糖溶解或浓厚的纯糖液,放在较浅的溶器内,在摄氏五十至七十度的密室中密闭两周,即成蔗糖的巨大结晶,再经分蜜手续便成了冰糖。
饴糖,是碎米或杂粮和大麦制成的,所以又叫麦芽糖。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利用甘蔗制糖前,已经知道用科学的发酵方法,把麦芽里的酵素分解谷类中的淀粉制成糖。饴糖虽没有蔗糖甜,营养价值却很高,而且容易消化。它产生的热量能维持体温、供给能力的消耗,在体内变成“肝糖”,储藏在肝内以供不时之需。它还可以用于调味,例如麦精鱼肝油内的麦精、酱油里的酱色、制造糖果和糕点,都是由饴糖加热到相当温度制成的。
糖虽好吃,却不宜多吃。多吃会使人营养不良,因为糖是纯粹的碳水化合物,每一克糖可以产生四个多单位的热,吃多了糖就不想吃饭了。同时多吃糖对牙齿有破坏作用,因为过多的糖果能在口内造成一个适宜于乳酸杆菌生长的环境,容易发生龋齿(即蛀牙)。
当然,适量吃些糖对身体是很有益处的。但是,有几件“注意事项”提供你参考:一、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吃糖;二、睡前不吃糖;三、饭前少吃糖;四、吃糖后要漱口刷牙,把糖质清除,或饮些水,以增加牙齿珐琅质的抵抗腐蚀能力;五、不要经常吃硬糖(即食品公司出售的水果糖等),因硬糖含有柠檬酸和有机酸,可以直接腐蚀牙齿珐琅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