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杂技幻术在我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25
第4版()
专栏:

杂技幻术在我国
 周为民
我国的杂技幻术,早在战国时已经有了。战国时候,宋国有一个耍杂技的人,在宋元君的面前表演技艺:他同时抛弄七柄剑,使五柄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即赐金帛给他。(见列子说符第八)
也是战国时候,有一个会幻术的人能够在冬天响雷,夏天造冰,使飞鸟变走兽,走兽变飞鸟。(见列子周穆王第三)
上面的故事,虽然未必确有其人其事,但杂技幻术,在战国时已很流行,却是显然可见的了。
汉朝时候,我国的杂技幻术继续丰富发展,从西域、南亚传入的吞刀吐火之类也被吸收了。据张衡西京赋的描写,那时宫庭中已有下列的许多杂技幻术节目:扛鼎、寻橦(在长竿上面翻腾倒竖)、冲狭(即燕戏,把矛插在簟席中,以身穿投而过)、燕濯(面前放盆水,然后踊身张手在盆水面上作燕浴的动作)、跳丸剑(即抛接短剑)、双人走索、弄蛇、吞刀、吐火、划地成川、兴云吐雾。
北魏时的洛阳,杂技也盛极一时,“奇禽怪兽,舞抃殿庭,飞空幻惑,世所未睹,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之。士女观者,目乱睛迷。”(见洛阳伽蓝记卷一)
北齐时杂技幻术有:“拔井、种瓜、杀马、剥驴等奇怪异端,百有余物。”(见隋书卷十五音乐志)
隋炀帝时,杂技巧术的节目更丰富了,除上面所述的而外,还有:用手跳弄车轮、石臼、大瓮器;两个人顶戴竹竿,竿上有人歌舞翻腾;神鳌负山等。(见上书)
唐时,许多书都有关于杂技幻术的记载。“杜阳杂编”记道:
有妓女石火胡,挈养女五人才八九岁,于百尺竿上张弓弦五条,令五女各居一条之上,衣五色衣,执?持戈,歌舞俯仰,来去如飞。是时观者目眩心怯。
有术士名叫米宝,在粗二寸长尺余的蜡烛上施五色文,烧之竟夜不尽,其上成楼阁台殿之状。(这就是幻术中的灯法)
幻戏志有道:
马自然以拳入鼻,及出拳,鼻如故。又于席上以瓦器盛土种瓜,须臾,引蔓生花,结实取食。又于遍身及袜上摸钱,不知多少,投井中,呼之一一飞出,人有收取,顷之复失。
幻戏志里的这段记载,虽然似乎有点荒诞,但是,从这里可以证明唐代幻术的确已经很发达了。
到了宋代,杂技幻术的节目更多了,有:上竿、打筋斗、踢拳、踏跷、索上担水、过刀门、壁上睡、虚空挂香罏、吃针……等。(见梦粱录)
自宋朝以后,我国的杂技幻术不断吸收外来的节目,不断发展丰富。表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但是在旧社会,杂技艺人是被人贱视的,不但他们表演时的安全毫无保障,就是要得一温饱也很不容易。只有在解放了的今天,杂技艺人和他们卓越的技术才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与保障。杂技节目也正在日新月异、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以北京中国杂技团为例,他们一面继承和整理了民族传统节目,如中蟠(大力士的竹竿表演)、翻大旗(翻跟斗)、飞车走壁等,一面正在学习苏联马戏团的经验,练习跳蹦床、马术、耍狗、耍熊和空中飞人等。这些节目,准备在今年8月1日与观众见面。(附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片说明
这里的几张插图,都是东汉末年的杂技形象。这些古画像,是1954年在山东沂南汉墓中发掘出来的。
图一:绳技 图二:飞剑跳丸图三:骑术 图四:戏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