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阅读
  • 0回复

培养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新途径 天津国棉一厂举办半工半读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29
第7版()
专栏:

培养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新途径
天津国棉一厂举办半工半读学校
本报讯 记者石坚、朱泽民报道:国营天津第一棉纺织厂举办的半工半读学校在27日举行了开学典礼。这个在工人中实行的半工半读的革命措施,为多快好省地培养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开创了一个新的途径。
参加这个半工半读学校的五十多名学员都是这个工厂的纱布场等车间的保全、保养、电动、机械工人,他们都具备五年以上工龄,其中大部分是具有丰富技术和操作经验以及相当于高小毕业的文化水平的老技术工人。他们今后每天在八小时工作时间里抽出两小时学习文化,三年半的时间内学完中学课程。他们除了学习初中和高中的语文、物理、化学、数学以外,还要学习电工原理、制图、机械原理等基础技术课程。这个工厂还决定陆续在纺纱和织布车间举办半工半读学习班。
半工半读学校是适应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新形势的要求举办的。这个工厂解放后虽然已经有占全厂职工总数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人参加了业余文化学习,工人文化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工人们每周只能在一两次业余时间学习六小时,已不能充分满足生产大跃进的要求,工人们渴望加速提高文化和技术水平。于是,许多工人一方面在工厂上夜校,一方面又抽出休假日的时间到文化宫的制图班去学习制图。粗纱保全老师傅杨云发从十三岁起已经干了十六年多的保全工,因为没学过数学,要计算一下机件构造或是机器转数就算不上来,工作中有很多困难。电动部的工人们非常需要具备三角、几何以及电工方面的知识。
为了满足工人提高文化和技术水平的迫切要求,多决好省地培养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工厂的中共党组织大胆设想,决定在工作时间抽出两小时学习,实行半工半读。开始时,有些领导干部怕半工半读打乱了生产秩序,怕抽出两小时工作时间影响了生产,怕工资问题不好解决等等。经工厂党委会研究以后,公开贴了布告,发动工人进行讨论。工人们一听要搞半工半读,都非常欢迎。很多人重新安排了一下自己的工作,想办法挤出时间来参加学习。电动部电气大修组七级保全工阎春亭原来就怕影响工作,可是他一算细账,把自己一天工作妥善安排以后,抽出两小时来没有多大问题。粗纱保全工杨云发担任大组长,工作比较忙,但是他认为只要前一天提前把工作布置安排好,不浪费工时,在工作中再加把劲,也可以参加学习。有的工人还提出三不误:不误生产,不误学习,不误政治学习和社会活动。关于工资问题,工厂领导提出了一个初步方案:学文化的两小时内一般发工资的75%,但是还可以考虑老工人老待遇,新工人新待遇。经过工人们计算,每月工资不过减少6.25%,对于大部分工人的生活不会有多大影响。许多工人都表示,为了使自己成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眼光应该往远看。经过大家计算,原来在工人夜校里要八年才学完的中学课程,在半工半读学校里只要三年半就够了。同样用八年的时间,工人们就可以达到大学毕业的水平。工人们说:“到那时候,我们工人真是彻底翻身了。”
在27日的开学典礼上,中共天津市委员会教育部、市工会联合会等单位的负责人都到会讲了话,他们一致指出:半工半读学校是一个培养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新方向,勉励大家用工人阶级的豪迈气魄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争取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