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阅读
  • 0回复

满载中朝友谊而归 不骄不懈 善始善终 军队撤出 友谊长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30
第2版()
专栏:

满载中朝友谊而归
不骄不懈 善始善终 军队撤出 友谊长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杨勇
志愿军将在今年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第一批部队已经在4月25日全部撤完。志愿军主动撤出朝鲜,是中朝两国为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和缓和打击美国帝国主义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受到了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称赞。美国帝国主义阻挠朝鲜问题和平解决的阴谋受到人们广泛的斥责,使之更加陷于孤立。我们志愿军全体同志深知中朝两国人民是唇齿相依,患难与共,如果美帝国主义胆敢重新挑起战争,在朝鲜人民认为需要和党的号召下,我们将毫不犹豫地再一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击侵略者。
在决定志愿军撤军以后,我们从多方面进行了工作,使中朝人民鲜血结成的友谊,在撤军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对于中朝两国人民今后的共同斗争以及长远的互助合作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志愿军党委根据“不骄不懈、善始善终;军队撤出,友谊长存”的方针,提出了撤军“三好”,即“交好、走好、到好”的要求。广大官兵在一年来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动员和鸣放辩论,进一步提高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觉悟,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中朝团结友好的新高潮。
志愿军在撤离之前,人人争先帮助朝鲜人民劳动,一个战士写诗歌唱说:“泥水沾满身,谁也不理它,汗水如雨淋,浇开友谊花”。
在这个高潮中,干部带头、人人争先地帮助朝鲜人民劳动,“多出一把汗,多留下一分友谊”已成为志愿军广大官兵的行动口号。各个部队根据当地群众的需要,就地帮助朝鲜人民挖渠、修坝、打井、盖屋、造桥、筑路、植树、修建校舍和公共场所,使更多的群众得到利益。从出工数字来看,今年预定出工三十万,现在刚过去四个月,就出工七十万以上,完成了全年指标233%以上。在兴修水利工程中,原来要求每人每天完成一点八立方公尺的土方,但是各单位普遍地超过了这一定额。有病的同志也积极参加,劝都劝不住,他们说:“今后难得再有帮助朝鲜人民劳动的机会,爬也要爬去。”有时收工也收不住,都想多干一点。有些单位明灯火把,昼夜不停。他们说是代表六亿人民帮助朝鲜人民劳作的,手上打了血泡也不休息,以打“友谊泡”为光荣。有一个战士写了一首歌唱友谊坝的诗:“为了友谊坝,再累也不怕;脱下衣和袜,下水把土挖;泥水沾满身,谁也不理它;汗水如雨淋,浇开友谊花。”
当朝鲜人民一再阻劝志愿军战士休息几天,让他们给洗洗衣服无效时,他们就说:如果再要不听话 走时挨个来检查 谁的衣服带灰尘 我们就要留下他
特别是部队撤离驻地前的突击性劳动,在朝鲜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许多部队在撤离朝鲜的前几天,每人每天劳动十一、二小时。当地朝鲜党政干部和人民群众看到部队快走了,总劝他们休息几天,有一位里的女性同盟委员长说:“你们劳动中弄脏了衣服,都不让我们洗一洗,你们回到中国去,让中国妈妈看见了,会说朝鲜妈妈没有尽到责任的。如果你们再不休息几天,让我们洗洗衣服,你们走的时候,我们就挨个检查,谁的衣服带着朝鲜的灰尘,我们就把他留下……。”可是怎么也劝止不住战士们,他们总是一直劳动到最后一天。有一位朝鲜老大爷赞叹地说:“那个战场没有志愿军的血,那块土地没有志愿军的汗,那条道路没有志愿军的脚印,我们的衣食住行那一样东西同志愿军没有关系!”
在人民军接防部队来到之前,志愿军作到三满:“缸满水、灶满柴、灯满油”,又作到三无:“无垃圾、无积雪、无杂草”。战士们在插花的玻璃瓶上写着:“中朝友谊开花结果”;在万年青的花盆上写着:“中朝友谊万年长青”。
我们在把防务移交给人民军的同时,把营房、营具、大量物资器材和医院的成套设备也完整无偿地移交给朝鲜人民军。通过移交工作,充分体现广大官兵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在移交前,前沿坑道、堑壕和掩体都进行了维修、清扫和加固。战士们整修营房营具,将顶棚墙壁粉刷一新。水泥地面、桌椅、床铺、窗帘、桌布都洗得干干净净,玻璃、电灯、油灯擦得亮光,桌面和书架铺上白纸,炕上换上新席,墨水和蘸水笔也换上新的,营房内凡有高低不平的地方都用土垫平。俱乐部贴上中朝文字写的欢迎口号和反映中朝友谊的大幅五彩画,有的俱乐部还按照人民军的形式作了布置。营房四周用石子或细沙铺平道路并植树种花,有的单位还新建了“友谊花园”。在人民军接防部队来到之前,做到三满三无:“缸满水,灶满柴,灯满油”,“无垃圾、无积雪、无杂草”。伙食单位饲养的猪羊鸡鸭、自己生产的粮食蔬菜和农具都赠给人民军的接防部队,在坑道阵地中,战士们还把破了的狗皮褥子,几个补成一个,把剪下的边角制成鞋垫,留给人民军。许多单位,为了多交细粮给人民军,宁可自己多吃粗粮;为了多留柴火给人民军,不用热水洗脸,用冷水洗脸。在人民军接防部队到达以前,腾出最好的房子。人民军部队到达的时候,烧好火墙和暖炕,煮好饭,烧好水,首长率领部队敲锣打鼓夹道欢迎。有些单位把他们一直抬进房子。向人民军送纪念品,成为群众自发的活动。据一个师统计,官兵所送礼品共七十四种,一万多件,有纪念章、像片、画片、织锦、日记本、钢笔、毛巾、脸盆、暖瓶等等。许多战士在玻璃瓶中插上花,瓶上写着:“中朝友谊,开花结果”;有的在万年青的花盆上写着“中朝友谊,万古长青”。
人民军战士说:“我们所想到的,你们都作到了,我们没有想到的,你们也作到了。”“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国际主义的温暖。”
由于广大官兵把移交工作看成政治任务,大家“出主意、想办法”、组织现场参观和互相评比,因而做到工作细致,用意深切。上述这些工作,战士们是怎样看待和理解的呢?请看他们自己写的快板诗吧:“人民军,志愿军,一个目标一条心,两个军队一家人,比同胞兄弟还要亲!”“抗美七年在战场,友谊深过太平洋,纵有导弹射千里,怎如团结一心强”。人民军又是怎样反映的呢?他们说:“我们所想到的,你们都做到了;我们没有想到的,你们也做到了”,“你们对我们的热情,有如亲兄弟一般,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国际主义的温暖!”
友谊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热情的泪流了一次又一次,惜别的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首批归国部队,在撤军期间得到朝鲜人民的各种帮助和支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为此作了专门的决定,金日成首相和朝鲜党与国家的领导人亲自到第一批归国部队送行。朝鲜政府抽调了全国最优秀的火车司机和大批列车运送部队。在撤离部队通过的各主要公路上,到处都有朝鲜人民肩背石子、头顶沙土,修桥平路。当部队出发时,驻地附近群众盛装夹道欢送,举中朝国旗,撒五彩花絮,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姑娘们给每个战士戴上一朵大红花,战士们和群众逐个握手道别,许多人拉着战士的手不放,只是流泪,说不出话来。摄影师也感动得热泪盈眶,以至无法拍下这些动人的场面。有一个一千人左右的队伍,通过五百多群众的送行行列,走了三个多小时才通过。欢送的人们牵着黄牛、白马,抢着帮我军战士扛背包、运行李。友谊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热情的泪流了一次又一次,惜别的人送了一程又一程。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因事路过一个村庄,一见志愿军要走,也不赶路了,马上帮战士背背包,往返送到村外三次,等部队走远了,他才背着自己的东西走了。从前沿阵地经平壤,到新义州,沿途村村都有茶水站,站站都有洗脸水,只要部队一到,妇女们就把热毛巾送到战士们的手里,把糖水送到战士们的口边,很多地方还准备了鸡蛋、苹果、栗子和蜂蜜,送给战士旅途充饥。在部队宿营的村庄,朝鲜人民都把最好的房子腾出来,远远地迎出村去,争着抢着背背包,把战士们接到自己的家里。志愿军在离开的驻地和行进的途中,都收到朝鲜人民送来的珍贵礼物,其中有老太太结婚时的戒指,有妇女头上的青丝,有祖传几代的宝剑,有战时背着逃难的纪念物,有用布口袋装着的朝鲜战场上的泥土,有小学生的作业本,有姑娘的绣花荷包,有妇女用自己头发编成的草鞋,件件东西,情深谊厚,看了礼物,人心激动,读了信件,语重情长。战士们纷纷向朝鲜人民表示,“如果美国胆敢再次在朝鲜发动战争,我第一个报名当志愿军,再渡过江抗美援朝”。
一位朝鲜老人一边流泪、一边歌唱:白头山呀白头山,白头山再高,也没有中朝人民的友谊高;鸭绿江呀鸭绿江,鸭绿江再深,也没有中朝人民的友谊深。
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热爱和友谊是很难形容的。这里不妨讲几个小故事。(一)紫霞洞有位六十六岁的老太太,叫尹明俊,她三个儿子都在战时牺牲了,停战后某团三连住在她家里,春播、夏锄、秋收、冬积肥,样样都帮她劳作,后来三连移防了,老太太每年都来看望,当她听到志愿军要回国的消息之后,带了四只鸡、十八斤栗子、五斤糖,走了三天特地来看望三连,见面后泣不成声,全连战士也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二)某团抚养长大的一个朝鲜哑巴小孩,父母被美国飞机炸死了,他也因炸聋致哑。这个孩子平时帮助部队铡草、喂马非常勤劳,战士们都很喜爱他,送给他不少东西,他的衣物比战士的还多。当他发觉志愿军将要回国时,心情很沉重,三天卧床不食,每夜起来四、五次,看看志愿军走了没有,部队撤离驻地时,这个孩子哭哭啼啼送了十多里,经战士们再三劝慰,才难舍难分地由人民军接防部队联队长抱了回去。(三)佳川里驻军撤离后,军部友好处长前往检查纪律,人们见到了志愿军,就奔跑着围拢上来,高声喊着“志愿军不走了,又回来啦!”有个老人把这位处长拉到家里,摆上满桌饭菜,请他作客。老人边吃边说:“你们的影子,你们的热情,天天在我脑子里转,你们已经走啦,我只有每夜想想你们,好暖暖我的心!”老人边流泪边唱:“白头山呀白头山,白头山再高,也没有中朝人民的友谊高;鸭绿江呀鸭绿江,鸭绿江再深,也没有中朝人民的友谊深。”还有位义务看守志愿军烈士墓的老人李守昌(七十二岁)对这位处长说:“你回去告诉同志们放心吧,有我在就把烈士墓看好,我死了有儿子看,儿子死了有孙子看,我们子孙万代要把烈士墓看好!”佳川里的洪指导员曾住过志愿军医院,志愿军给他输过血,这次他一见这位处长就抓住双手不放,说:“志愿军的血还在我血管里流动,我怎么能忘记你们呀!”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亲密团结是毛主席思想的胜利,是党的路线政策的胜利。军民一致的原则,无论在国内国外,都是取得胜利的源泉。
在志愿军决定撤离朝鲜前线的这些日子里,到处是看不完的动人场面,说不尽的动人故事,听不倦的动人的诗话。这种海深山高般的友谊,骨肉般的感情,真是无法形容和表达出来。朝鲜人民是具有高度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觉悟的人民,他们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无论在战争中或停战后都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援,在战争期间,为了支援我们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像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护我军伤员的朴在根,像不顾亲生儿子的安危、抢救我军伤员的方兴福,朝鲜人民中无数的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广大官兵的心里。停战后朝鲜人民仍然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帮助我们解决了训练、营建的场地和种菜的土地。朝鲜劳动党、政府和人民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我们志愿军全体同志心目中,留下了永恒难忘的记忆。当然,这种海深山高般的友谊,骨肉般的感情,也是志愿军千千万万人,战时流血,平时流汗,全心全意为朝鲜人民办好事分不开的。我们认识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亲密团结,是毛主席思想的胜利,是党的路线政策的胜利。军民一致的原则,无论在国内国外,都是取得胜利的源泉。我们一定要继续保持并发扬这个好的传统,作好今后的撤军、训练和其他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