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运河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03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运河史话
  知非
5月17日人民日报的头条新闻:“打通南北运河、联结五大河流”,这一巨大工程已经提前开始,现在有几十万民工在运河沿线的三个地段同时施工。将来工程完竣以后,使大半个中国可以互通舟楫,从北京坐轮船可以直达杭州;西南的粮食可以由水路运到北京。这条消息太振奋人心了,因此我们想简单地谈一谈旧运河的沿革。
最早的运河是公元前六世纪初楚国和吴国所开的沟渠,后来吴王夫差要做中原的盟主,在山东、河南之间接通了泗水和济水的航运,南方人在北方开了运河,从此开凿运河的技术,才传到了北方。战国初年,魏国把国都迁到开封,开凿了一条连接黄河及汴、济诸水的运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沟”。后来楚汉相争,即以这条运河为界。
秦、汉以后,统治者对于运河的开凿,更有了通盘计划和系统中心。隋朝的统一,是经过了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江淮以南,已被南下移民开发成为国内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如何加强对南方富庶地区的控制,便成为建立在中原的统一政权的大问题;同时因为国防的关系,在国境的东北部涿郡(今北京)需要建立一个军事上的大据点。如何把全国的军需物资输送到这个大据点,又是当时统治者的另一个大问题。中国的河流,都是由西往东,隋炀帝开运河,便是要将横贯诸水联系起来,成为贯通南北的河流,目的就是为了要解决上面这两个问题。
隋炀帝修筑运河,分为数段举行:在北方修通济渠沟通洛水、黄河、淮水;自淮以南,重新复开古时的邗沟,沟通江淮;在长江以南,开了一条江南河,穿过太湖流域,直达钱塘江边杭州,于是把中原和江淮紧密地联系起来。
隋朝的运河系统是多枝形的,以京都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盆地,北抵华北平原,南达太湖流域,通航的范围,大大超过以往。隋炀帝所开的运河,都可以通行长二百尺高四十五尺的四层楼的龙舟,其深广可以想见。这条运河的开凿,对于以后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唐、宋两代,确实享受了运河之利,但时间久了,河底逐渐填淤,有些地方甚至高出平地,这就需要每年花很多的钱,征发成千上万的民伕来作修堤浚淤的工作。南宋建都杭州,淮河南北分属宋、金两个政权,既不为漕运所经,统治者也就听其淤塞,在北方的许多河身,遂成了当时的陆行大道。
元、明、清三朝又开凿了另一系统的运河,即现今一般地图上所画的那条大运河,从元朝起,首都已不在中原而在北京,就无需乎再把运河开向中原,只要把政治、军事重心的北京和财赋所出的江南联系起来就够了。因此运河河道变成了偏在中国东部的一条单线形,不再向西去,于是国内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也就更趋严重。
元朝复修这条运河,基本上是沿袭旧道,在当时还有若干段可以通航:自淮以南,邗沟和江南河,完好未坏;逾淮而北,可溯泗水到达山东;河北境内有卫河、白河交会于天津。全线独缺山东境内泗、卫之间约四百里一大段,北京通州之间五十里一小段没有河道。于是开济州河(济宁)、会通河(临清南)沟通泗、卫两水,漕运直达通州。又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北京积水潭,东出至通州入白河,元朝的大运河,遂全线通航。可是这两段运道,地势高,坡度大,水流全靠建闸节制,工程既巨、维持尤难,虽然在伟大的水利工程学家郭守敬的规划之下,创造了奇迹,一代通行无阻,但终因岸狭水浅,不能载重,故元朝的大部分漕粮,只得冒大风险由海道北运。
明朝在末迁都北京以前,先疏浚运河,问题还是在山东境内这一大段。明朝吸取了元朝的经验教训,把汶水引入泗卫之间的南旺湖,南旺湖地势最高,号称“水脊”,自此向南北分流,北至临清三百里,南至徐州三百九十里,都筑闸拦水,修建了五年才完工,航运大畅。
所以大运河是创始于元,至明朝始告成功。但通州至北京一段,因堙废已久,明清两代虽屡次兴工修复,却始终没有恢复元朝的旧观,最多只能通到北京城外。明以后的大运河,实际上是以通州为终点。
运河的主要任务是南粮北运,简称漕运,一般人常把运河叫作运粮河,明清两朝并设一漕运总督,专管运粮的事务。到了清末,海上轮船运输已经兴起,南北交通日盛,漕粮或由海运,或改折现金,后来逐渐停止漕运。漕运既停,从黄河北至临清的运河,不久即全部淤成平地,河底变成了耕地和村庄。津浦铁路修成后,运河更失去了它的效用。
世界有名的苏彝士运河,全长约一百六十多公里;巴拿马运河才八十多公里,而我们的运河,把旧来的湾道取直,还有一千五百多公里,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运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