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爱上了山区 爱上了农业劳动 上海杭州一批青年在农村安家落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05
第4版()
专栏:

  爱上了山区 爱上了农业劳动
上海杭州一批青年在农村安家落户
本报讯 安徽省最近又迎接了上海市新来的一批青年。到本月上旬止,上海市已有三批青年共二千多人来安徽安家落户了。每当他们到达之前,各地农业社的社员们、农场的工人们,都像办喜事一样地忙着打扫房屋,准备床铺、用具,等待着他们到来。全省著名的茶叶生产模范社,社员们为新来的八个社员安排了舒适的住房,为他们准备了锄头、镰刀,添置了热水瓶、煤油灯、洗脚盆、洗澡盆,还送给每人一包茶叶。很多上海青年在社员的帮助下,已掌握了多种生产技术。在黟县迟辉社落户的六个上海青年,在一个月内就学会了车水、打夯等六种生产技术。在歙县山岔社落户的陈云萍,不到两个月就会做十三种农活。女青年罗荷英到黟县星火农业社落户也不过两三个月,由于她生产积极、思想进步,最近已被光荣地选为乡和县的人民代表。
这些知识青年在学习生产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文化知识传播给山区人民。他们一边向社员求教生产知识,一边教社员识字。在太平县里巷社落户的三个青年,就给社里办了一所民校。
很多上海青年已爱上了山区,爱上了农业劳动。他们有的写信给上海的朋友,动员他们也来山区安家生产,有的还打算把父母接来山区落户。
本报讯 杭州市二千八百多个社会青年安心在农村中安家落户,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和各项社会工作。
今年到农村中去落户的这些社会青年,绝大部分是高小、初中、高中毕业的知识青年。从今年2月下旬起先后出发到天台、宁海、仙居、肖山和杭州市郊区去安家落户,他们在劳动中,热情很高。在杭州市郊三墩区落户的一千六百个社会青年,大多数都能和老社员同甘共苦,做到同吃同住同劳动。初中毕业生吴绍南,参加农业生产的意志非常坚定,立志要和农民一起实现千斤社。下乡一个多月来从未缺过勤。群众反映,“像这种人来两千个我们也欢迎”。在市郊塘栖区獐山乡第二农业社参加劳动的九个小青年,在老社员的关怀帮助下,已经学会了车水、掘地、挖荸荠、拖河泥等各项农业生产技术。
这批在农村安家落户的青年,不但积极参加了劳动生产,同时还积极协助农业社做好各项社会工作。安溪乡上溪社不少新社员白天积极劳动,晚上成了社会工作的积极分子。有的帮助搞选举工作直到通宵,有的跑遍全社搞统计、比高低,大部分知识青年以队为单位办起了民校。第一批到农业社落户的初中毕业生严艳秋,由于积极地把一同到农业社去落户的十多个知识青年组织起来,为农业社扫除文盲,因而被选为乡人民代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