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论“土专家”之“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07
第8版()
专栏:

  论“土专家”之“土”
  何明
“土”对“洋”而言。老早以前就有“洋包子”、“土包子”的称呼。“土包子”的称呼含有卑薄之意;而“土包子”本人也有点自卑。现在又有所谓“土专家”(当然也即有“洋专家”了),发明防治白蚁的新方法的李始美,报上就称呼他是“土专家”。我想,这个称呼是没有卑薄的意思了,至少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是这样。但是,我觉得对“土专家”之“土”,还有议论一番的必要。
“专家”而名之曰“土”是什么意思呢?
是因为他有发明创造,但没有进过大学、没有留过洋、没有进过研究院、没有什么学位,而称之曰“土专家”吗?有这样一种理解:没有进过大学、没有留过洋……土里土气,所以要在“专家”之上加一个“土”字。承认其为“专”为“家”,然而却“土”,“专”而“土气”,“家”而“家乡气”(未见过大世面也);这还是卑薄的意思。像李始美这样的“土专家”没有进过大学,没有留过洋……,这是客观事实。然而,我以为这不是“土专家”的本质特征;也不应该把这当作“土专家”和“洋专家”的本质区别。
“土专家”是一个光荣称呼。“土”者,针对洋里洋气不懂中国实际的“洋专家”而言也。“土专家”之“土”,在于他生根于“土”。木材、棉花、粮食……是从土里长出来的,金、银、铜、铁、锡……是从土里刨出来的。他就是从这等土事里边钻出来的学问,而且就是为这些土事服务的。怎么不“土”?所以理应叫作“土专家”。如果没有这么一点“土”气还行?这里,我丝毫也没有卑薄留过洋的“专家”的意思。科学知识没有什么洋的、土的?留过洋,系统的学习了科学知识,这还不是好事?回来,把根生在中国的土壤上,根据中国的条件为生产服务,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这有什么洋气?如果留过洋,或者是没有留过洋,但是只记住了洋书本上的洋公式、洋教条,不问中国实际,单读洋书,甚至没有洋设备连试验也不能做,那是大可悲哀的。在这种人身上大抵只剩下了洋气,“专”呢?因为“英雄不肯用武”,久而久之也锈了;至于原本就只洋而不专者,就更不用说了。
李始美发明防治白蚁的新方法,据说超过了国际水平——至少他的方法特别有效,是没有疑义的吧!——这件事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加以思索的。李始美书本知识不多,而作了这样有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发明,主要地就在于他没有洋气,而有土气,把根生在了中国的土壤上。外国人,在我们看来是“洋人”;外国的专家在我们看来是“洋专家”。其实,真正有发明创造的“洋专家”,他们也是有他们本国的一些土气的,他们的根也是生在土上的。
我并非轻视书本知识。缺乏书本知识的“土专家”也是需要补习科学理论知识的。但是,他们却完全没有必要学洋气,去土气。“土专家”的“土气”是极大的优点。“土气”还不多的“专家”,倒是需要多学点“土气”,把根结结实实地扎在生产实践的土上。“洋气”非得去掉不可。“土专家”不要因为“土”而自卑,不论中国还是外国,过去还是现在,都在证明:“土专家”万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