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事在人为,地在人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09
第2版()
专栏:

事在人为,地在人种
  沈石
中共枣阳县委正采取措施,来改变岗地的低产面貌。湖北枣阳县耕地面积二百一十八万亩,其中有一百三十二万亩是岗地。岗地土质差,农作物历年产量低,农民耕作岗地信心不高,说什么“下雨三天一团糟,天晴三日像把刀,犁地哭,耙地焦,锄草急的只心跳”。一部分干部也不重视岗地的经营管理,认为“河地能跃进,岗地不能跃进”。
可是今年这个县的随阳农业社,种植在岗地的一千余亩小麦,鉴定产量每亩平均五百三十斤;惠岗乡晨光农业社土地质量差,而这个社的妇女主任张正瑶培育的二十亩小麦,鉴定产量每亩达一千余斤。
枣阳县委分析了这种情况,认为“事在人为,地在人种”。要想使全县小麦平均亩产千斤,一定要重视岗地的经营管理,发掘岗地的增产潜力。县委最近召开了岗地区委和乡支部书记的现场会议,举出岗地丰产和低产的事例,批判了“岗地土质差,面积大,条件坏,肥料少,劳动力少,不能跃进”等不正确的认识,县委提出了“大战岗地一百天,低产也要变高产,解放思想破保守,皮棉百斤粮一千,挖掘潜力,改造自然,岗地也要赶平原”的口号。全县成立岗地生产的专门班子。县、区、乡的第一书记亲自抓岗地生产。各岗地区乡均已行动起来,阎岗乡组织农业社成立了九个改进农具的工厂,全乡的旧犁已改成七寸步犁,意庄乡建国社,在离村庄较远的地方,已建立养猪场和畜牧场,就地积肥。县农具厂赶制七寸步犁三万五千部,并和各乡、社订了加工合同。全县只要始终如一地抓到底,岗地的面貌是会迅速改变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