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农民作者——刘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09
第7版()
专栏:力争上游的人们

  农民作者——刘勇
  本报记者 邝麓安
刘勇是一位典型的湖南农民,现在是湘乡县下湾乡桥乡农业社社员。这个农民几年来已经写了十多篇散文,四十多个剧本,一百多个唱词,一千多首山歌,整理了六个古典戏,一千多首民歌,一百多个民间故事和三百多个笑话。
人们会好奇:一个农民居然会从文盲、半文盲到学会写作呢?
还是在二十多年以前,刘勇曾经读过三年半书。可是因为家里穷,以后就只好放下书本替地主家看牛了。当时,十岁的刘勇读书的心愿是那样迫切,他常常背着地主边看牛边看书,或者在晚上偷偷地看一会书,可是地主总是想些办法来折磨他,使他没法读书。这样过了两年,原来读了的书也慢慢地荒废了,以后他被地主辞退回家,又马上分担了一家人的生活担子,更顾不上读书写字,学到的一点生字和词语就忘得差不多了。解放那年,刘勇除了还认得一些数码、会写自己一家的姓名以外,其他的就几乎全忘了。就这样,他又从一个半文盲回到了文盲。
解放后,刘勇1951年当上了村干部,从这个时候起,他又开始摸起书本上夜校了。在夜校里,他看见很多稿子都是农民写的,对他启发很大,他就也试着写山歌,向省里的大众报、专区的芷江农民报投稿。党报对刘勇的培养,对他走上创作的的道路起了决定性作用。他那些寄到报社的稿件,都得到各报刊编辑的具体帮助。为了更具体地培养他,省文联还专门派人到他家里去帮助他,吸收他参加有关会议和文学讲习班,还选送他出席了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代表会议,给了他很多知识和力量。县委、乡党委和社党支部也都经常吸收他参加各种会议,送书、送文件给他看,提高他的政治思想水平。就这样,刘勇从写山歌到写唱词、渔鼓、快板,到写剧本、小说、散文。几年来,写了不少有份量的东西。如反映合作化阶级斗争的“共同上升”,反映新人物、新气象的“张江渡口”、“喜事”等几篇小说,都写得很生动,为群众所喜爱。但是在具体写作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刘勇在开始写稿时,每十个字中就有五六个字写不出来。他就学习高玉宝的用符号代替字的办法,写好以后再去问别人,一次学十个,十次学百个……只有半年多就认识了很多字,解决了写不出字的困难。句子不通顺,写好就念给别人听,问别人是否听得清,不通的即修改。稿件发表后还要认真对照,这样做以后,句子也通顺了。此外,刘勇还注意加强政治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斗争,观察周围事物,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如1954年刘勇的家乡涨大水,他积极和群众向水灾作斗争,一连十多晚没睡觉,写出了“战胜洪水”的唱词和“不怕困难的人”的花鼓戏,演出后,受到群众欢迎,对防汛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很多观众边看边喊口号:“向剧中人学习!”
为了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争取文艺工作的大跃进,在这次湖南省召开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刘勇又提出了他今年的规划,计划今年要完成各种形式体裁的作品一千五百六十七件,培养青年作者二十多名,到5月他已写出了六百多篇了。现在他还担任县人民代表、县政协委员、县业余文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工作、劳动、创作任务都很忙,可是他并不怕劳累,他说:“我白天劳动,晚上写作,劳动时打腹稿,休息时就写出来,只有劳动才有创作,离开劳动就没什么东西可写的了。现在我要抓写作的材料就像我拾野粪一样,到外面一转,箢箕就装满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