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读民歌选集后的一点感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11
第8版()
专栏:

读民歌选集后的一点感想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 石西民
星期天的早晨,一口气读完了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的“上海之歌”清样。这是九十篇上海工人和农民创作的新民歌选集,读来有声有色,味道醇厚,精神为之一爽。
西郊区农民写的诗,是多么生动,多么有力量,多么有理想,我完全被它吸引住了:
人多好种田,肥多是丰年。
牛怕春冷,田怕浅耕。
深耕一寸,苗长一尺。
锅里有,碗里有,
社里有,大家有。
大胆想,大胆干,
四十条纲要早实现。
我禁不住翻起了案头的文艺杂志,把诗人写的诗拿来作一个对比:
农村
金色的大门
打开!
土地——母亲
渴望着
隆起
深黑色的胸脯,呼喊:
有出息的儿女们——
来吧!今天
我需要
深耕
这样一比,显出这位诗人写的诗,内容虽好,但是诗的语言和诗的感情比那首民歌是差得多了。我说这个,并不是有意压低诗人,抬高民歌。中国需要诗人,民歌也有它的限制,自古以来,有风有雅,诗与民歌并行不悖。然而,民歌总是表现出它最有生命力,最富有营养。凡是有成就的诗人,大都从民歌中汲取了无限的丰富自己创作的源泉。我们现代的一些诗人,不知什么缘故,一味追求外国的形式,总是看不起民歌,也不向古典诗歌学习,因此不仅生活空虚,连提倡了多少年的新诗也至今不成一个形式,不受读者欢迎。这种状况,难道不是到了下决心革命的时候了吗?
我们许多音乐工作者,平常总是叹息缺少谱曲的新词。而现在呢?大量刚劲清新的反映伟大时代的民歌出现了,是否打算为这些“下里巴人”谱上一曲呢?我看,也是时候了。把整风运动中涌现的优秀的民歌挑选一批,加以编辑剪裁,就可以谱出一个或几个万人传诵的上海大跃进的大合唱来。比起去谱那些过去以为“阳春白雪”的“月光”“冬雪”之类没有生命力的东西不是要好得多吗?我们的戏曲工作者难道也不能从民歌中汲取自己有用的东西吗?
民歌是时代的声音。我们的国家是诗的国家。古老的民歌流传的很多,新的民歌又大量涌现,这里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搜集和整理民歌的工作,不仅出版社要来做,所有做文化艺术工作的同志都要来做。大家都动手,大家来推荐。这样,民族形式的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为内容的新诗歌,就有希望开出美丽的花朵来了。(原载“解放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