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小麦的红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12
第2版()
专栏:

小麦的红旗
湖北日报记者 孙方 本报记者 罗重璋
湖北省光化县崔营乡幸福社的第二生产队,树起了一面小麦丰产的红旗。这个队的十一亩小麦平均亩产三千二百一十五斤。
5月底,中共襄阳地委和光化县委验收组的同志来到了崔营乡幸福社。
“听说你们社里小麦有双千斤?”验收组的同志问。
“嗯,二队有块小麦长得还不错,我们估产是双千斤,谁知能打到不?”社主任崔全典笑着回答。
社主任崔全典引导地委、县委工作组的同志到地里一看,小麦果真长得不错。社员们正在割麦,前面割麦,后面麦铺子拌腿,麦捆子撞屁股。地委验收组马守元同志说:“这好的麦子,量一块打几捆试试吧。”验收组的同志随便量了一亩零二厘不好不坏的一数,是三百五十八个麦捆,抽五个麦捆一打,共打出四十七斤小麦,每捆合九点四斤。大家都很惊奇:一般麦捆只有四斤小麦,这些麦捆要多打一倍。一计算,一捆九点四斤,三百五十八捆就是三千三百六十五斤多,说每亩能收三千多斤小麦谁相信呢?都说搞错了,打的麦捆是大个的。地委县委工作组的同志说:“好,这一亩多地的小麦通通打!”结果共打了三千二百四十九斤,每亩合三千一百八十多斤。
亩产三千多斤小麦的消息很快传开了。中共襄阳地委第一书记赵修、书记焦德秀等负责同志和光化、襄阳、均县、郧县等县委第一书记,以及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和技术干部都冒着细雨验收来了。大家前来一看,麦子的确长得很好。经过实地测算,这一亩多地平均每亩一百一十多万穗,每穗平均三十五点八粒,最大的穗子有一百三十多粒,平均一万一千八百多粒一斤,部分还有八千多粒一斤的。如果按群众的话说,就是麦秆有人把高,大的麦穗像蜈蚣一样长,麦粒像小豆子一样胖,地、县委的负责同志认为:“一亩零二厘能收三千多斤,十一亩小麦长的也都差不多,也应该能收三千多斤,所以这十一亩小麦要通通打!”经过单打、单秤仔细验收,在1958年6月8日验收完毕:十一亩小麦平均亩产三千二百一十五斤!
这十一亩地的小麦是怎样争取达到亩产三千二百一十五斤的呢?
这块地正处在汉水边的一个新淤积起来的河洲上,这个河洲叫小猪圈洲,在1952年以前还能行船。以后,幸福社的社员在河的上游种了十多亩芭茅,减缓了河水流速,造成一个回流湾,淤泥渐渐沉积下来。1953年出现了一个有七、八亩地的小洲。以后芭茅逐年扩大到三百多亩,每年淤积一两尺深,到现在已经淤积了四百多亩土地。土层很厚,有一丈五尺深。土壤疏松肥沃。群众说这里的土壤像烙的油饼一样一层一层的,用手指一捏很细,很柔和,并且地下水位高,土壤很能保墒。过去群众在这洲子上撒些大麦、高粱,收就收,不收就丢。去年这里的小麦平均亩产五百多斤,产量高的达到亩产七百多斤。秋季高粱也长得分外好,有丈把高,每亩收了七百多斤,这就引起了社干部和社员对这块地的重视了。
去年夏收时,社主任崔全典参观了襄阳专区谷城、随县等地的小麦,心里感到很难过:“为什么人家的小麦长得这好,而我们社的自然条件好,产量反不如人家高呢?”在参观时他一句话没说,心中暗想:“今年是不行了,看明年吧!”回去后就发动社员总结夏收,准备冬播,坚决改变过去的一些不良的耕作习惯,把冬播搞好。第二队的生产队长王家林也想:“小猪圈洲的土地不坏,今年一定要种好!”过去这里冬播时只犁一道,有时连犁也不犁,用棍子往地上戳个眼子,撒上几颗籽完事了。去年他们组织了七个犁地的老把式,在小猪圈洲上搭了个茅棚子,住在那里犁地。在秋分前后开始犁第一道,犁有两寸半到三寸深,将尺把深的青蒿(每亩约有二千多斤)翻到地下作绿肥;随犁随耙。他们说沙质土壤寒气大,要耕深点,多炕一炕,土质暖和些,第二道犁到五寸半到六寸深。由于牛力弱又是旧式犁耕不动,有的牛累得不吃草。有的社员就说出怪话来了,有的说:“犁这深干么事?,这地犁不犁都长庄稼。”有的说:“看把牛累得这狠,想吃牛肉了吧!”他们不动摇。在种时又犁第三道,这道只犁两寸多深,把土耙得很碎。
寒露前五天就开始播种了,去年通通换上了南大“二四一九”良种。播多少种子呢?队长王家林想:“今年下个决心,搞个撒播密植!”为了保证质量,十一亩地通通是他一人播的,平均每亩地撒了三十二斤种,撒得很密很匀。有些人又出来说话了:“撒这厚怎样长庄稼呀!”“这是粮食!撒这多还不如多分给社员点过年好吃馍馍。”王家林反驳他们说:“今年吃馍馍,明年还吃不吃馍馍?种田莫心痛种子,心痛种子就不能多收粮食。”
麦苗一出来绿油油地,像秧田里的秧一样,真是好看。过去河洲里有很多大雁,吃起麦苗来很厉害,一嘴斩一蔸。去年他们专门派了两个人,住在河洲上的茅棚里,白天黑夜看大雁,结果这十一亩麦地一点没受雁害,保证了齐苗、全苗。苗子长得太密了,草也就长不起来,所以没锄草,只打一次大垡子。也没有追肥。
一开春麦子长得更好看。到底麦子长得有多密?社主任崔全典给我们讲了个笑话:有次他和其他几个社干部到河洲上去看麦子,从芭茅里赶出来一个兔子,兔子见了人往这块麦地里一钻,被麦秆子撞了回来,又往上一跳,被麦秆子架住了。等他们上前去捉,兔子又挣扎着钻出来从别处跑了。据说有的社员在这块麦地里还捉住两只兔子,因为兔子被麦秆夹住跑不动了。
麦子长这好能收多少呢?开始有老农说只能收七、八百斤。社主任崔全典心想:“去年高产的小麦,每亩收过八百多斤,这块小麦要好得多,总能收千多斤吧!”开始干部估了一千斤。可是二队徐婆婆说:“说大话游遍四海,吃西瓜皮不要钱买,估的多,收的少,简直是糊球搞!”她这样一说,把干部也说动摇了,队长王家林说:“过去谁见过千斤小麦呀,今年估产一千斤,的确也没有多大把握。”后来麦子抽穗了,几天就出齐了,穗子又大又整齐。干部看到别的社的千斤亩比这块地的麦子还差得多,就又估了亩产一千五百斤。崔全典到谷城参观了湖岗乡东升社的双千斤亩麦地后想:“我们小猪圈洲的一块麦子,比这块还好,恐怕不只收一千五百斤。”他回来和其他社干部一研究,又提高到亩产双千斤。干部估产双千斤还不敢向群众宣布,后来群众知道了,有人说:“嘴是扁的,舌头是圆的,他们喜欢咋说就咋说,将来收不到那多看他们再怎么说!”
徐广银老汉在这块地旁边问王家林:“队长,这块麦子估的几多?”
“亩产两千斤。”
老汉把脚一跺:“闭着眼睛瞎说!”
在细打验收后,王家林又问徐广银老汉:“你看咋样?”
徐老汉点点头说:“真没想到,这好的麦子不光我没见到过,就是我爹我爷也没见到过!”
这也难怪,过去谁看见过亩产三千多斤的小麦啊!不亲眼看到谁能相信呢。
襄阳地委第一书记赵修同志和其他地委、县委负责同志以及技术干部都认为:这十一亩小麦平均每亩收到三千多斤并不奇怪。这是完全符合过去推广的深耕细耙、密植匀播、施足底肥、混合施肥、层层施肥的道理的。
大家认为:虽然这块地只耕到五寸半深,可是这是新淤的河洲,土层很厚。经过挖土检查,较好的土壤有一百九十四公分(近六尺),有十二层,层层都含有多种肥料。由于深耕,层层都有肥料,麦子的根也扎得很深,最深的有一百七十四公分(五尺)多深。所以虽然种得很密,没有锈根,基本上也没有倒伏。由此证明层层深耕,层层施肥是个好经验。
大家认为:这块地所以能产这多小麦,主要是种得密,种得匀,土地利用高,一亩有一百多万穗,而且穗子大,籽粒饱满。大家认为:这块地虽然每亩只下了二千多斤绿肥,可是由于河洲的泥土是从上流冲下来淤积起来的,含有很多有机物,等于施足了底肥,而且施的是混合肥料,氮、磷、钾配合得较好,因而麦子长得好。
大家还认为:这块地的地下水位高,墒大,今夏虽然天干,也没受到影响,这也是能产这多麦子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见,把旱地变成水浇地也能大大提高小麦产量。大家认为:从这块地可以看出小麦的增产潜力还是很大的,这个社的干部群众也认为这块地的生产还有很大缺点,如土垡子整得还不够碎,因而播种的也还不够匀,在大垡子上苗很稀,在窝窝里苗又挤成疙瘩。他们下决心明年再创亩产四千斤的高产纪录。既然这块地在今年达到了小麦亩产三千多斤,为什么到明年、后年不能做到小麦亩产四千斤,甚至五千斤呢?既然这块地的小麦能够达到这样的高产,为什么别的地方的小麦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产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