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翟泉社兴起雄伟的文化革命 河南一所独具风格的新型农业大学诞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13
第7版()
专栏:

翟泉社兴起雄伟的文化革命
河南一所独具风格的新型农业大学诞生
本报讯 记者陈健报道:在社会主义总路线光辉照耀下,河南省孟津县平乐乡翟泉农业社的群众,解放了思想,大胆地打破了一切迷信和常规,用自己的力量,创建一所独具风格的新型农业大学。这所学校开办只有三个月,已经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中共河南省委会非常重视他们的经验,准备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
这所学校共有学生五百五十九人,根据全体学员的特长和爱好,分设了农业、工业、林业、机械、科学、牧畜、病虫害防治、经济、政教、农业气象、水利勘察、医学、艺术、语文、俄文、福利、体育十七个系。采取了分系学技术,分班学文化,统一学政治的办法,使科学研究和文化政治学习相辅进行。他们的学习特点是教育和生产密切结合。在课堂内,学习书本知识掌握理论;到田间以作物为教材,进行实地操作试验。办这所学校的目的是在两三年内,使全体普通社员能掌握一般的文化科学知识,并在自己的选系中精通一门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由于这所学校是群众自办,学习方法对头,目的十分明确,因此仅三个月的时间,就取得很大的成绩。机械系培养了二十五名锅驼机和柴油机手。工业系创造和改良了自动运土器、手摇喷粉车、圆盘耙等几百种农业工具。每种工具都能提高生产效率好几倍。牧畜系对全社的牲畜和家禽进行了病害防治,并采用了科学的饲养方法。艺术系培养自己的作家、导演、歌手和演员。他们几个月创作了几万个快板、诗歌和剧本。但最大的成绩是这所学校对全社的麦田实行了科学的管理方法,作到了五水五肥,及时发现和消灭了各种病虫害,大量地追上含有钾素的粪肥,防止了小麦的倒伏。因此,今年全社小麦平均亩产七百二十斤,相当于去年的三倍多。农业系的试验田每亩产一千四百四十斤,达到这个社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额丰产;目前农业系正在培植亩产二千斤皮棉和亩产三十万斤红薯的高额丰产田。科学系试验成功了一种细菌肥料。工业系还试制成功了一辆木质汽车,可使全社的运输效率提高好几倍。
这个学校所以能办得这样出色,重要原因之一是群众敢想,敢作,敢为;这是真正的共产主义风格。例如他们解决学校缺乏师资的困难,除请一名下放干部和一个大学生担任教师外,还采取就地取材,能者多劳,优者为师,加强研究,互相学习的办法。他们强调根据个人的生产经验,结合书本知识,大胆地钻研,大胆地设想,大胆地探讨。要求每一个学员去掉自卑感,打开科学技术的神秘大门,作科学文化的主人。机械系的三名教员是上过机械训练班的高中毕业生,加上二十五名青年农民,这就是机械系的全部人员了。可是他们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钻研,二十五名学生不到两个月,就掌握了几种机械操作技术。农业系的学员,学习了各种肥料的性能和用途后,发觉有几十亩麦子的麦叶卷缩,麦茎细弱,他们知道这是缺乏钾肥所致,就及时补上。
走进这个社,立即给人一种崭新的感觉,使人感到了文化技术革命的风暴。这里到处是试验田,到处是研究室。从二十岁到五十岁的社员,每人都随时带着一个“文化科学跃进袋”,里面装着书籍,准备随时学习和研究。全校的学员都养成了买书和逛书店的习惯。拥有一万五千册书的社图书馆,经常挤满了阅读和借书的学员。他们都根据自己的生产经验,结合着书本原理,苦钻苦学,表现了对文化技术的迫切要求。这个社的中共支部,大胆积极地领导了这翻天复地的文化技术革命。今年2月全社宣布为无盲社以后,支部马上支持社员创建了这所学校,并及时地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法,通过社的技术领导机构——科学研究所,来开展自己的工作。党的支委会及时地研究讨论各系的生产学习计划、创造发明、典型经验,并积极地领导各系的政治学习。
中共河南省委会对这所学校的独创精神,进行了表扬,并十分重视它的教学经验。认为它创造了文化学习和技术学习相结合的统一形式;运用了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共产主义的教育方法;初步找到了培养农民成为专家的切实可行的途径。目前省委正在这个社召开全省扫盲重点县的现场会议,准备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这个社的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